小国学网>汉语词典>临难苟免在词典中的解释
línnàngǒumiǎn

临难苟免

拼音lín nàn gǒu miǎn

含义遇到危难时苟且偷生。

出处《礼记·曲礼上》:“临难毋苟免。”

典故出处

  • 《礼记·曲礼上》:“临难毋苟免。”

近义词

  • 苟且偷生

反义词

  • 临难不苟

英文翻译

  • shrink in face of disaster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遇到危难时苟且偷生。
    成语举例:金·王若虚《臣事实辨中》:“靓身为军师,而临难苟免,又劝主帅俱亡,不忠甚矣。”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指遇到危难时苟且偷生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临难苟免是一个表示在困境中为了保命而采取苟且的行动的成语。这个成语强调在面临危险或灾难时,人们可能会放弃原则,采取不光彩的手段来保全自己的生命。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用于讽刺或批评某人在困难时的自私或不光彩行为。也可以用来形容那些出于自保而不择手段的人。

故事起源

  • 《后汉书·董卓传》中有一则故事,讲述了东汉末年,董卓担任丞相时,曾经将朝廷大臣李傕和郭汜派去征讨黄巾军。李傕和郭汜在途中遇到了困难,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他们决定放弃征讨黄巾军,转而投降董卓。这个故事被后人引申为临危时以苟且方式逃脱或免于灾难的意思。

成语结构

  • 临难+苟+免

例句

  • 1. 面对生命危险,他临难苟免,放弃了原则。2. 在困境中,他选择了临难苟免,而不是面对困难。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成语的每个字拆分开来记忆,临难+苟+免。可以通过与现实生活中的情境联系起来记忆,如想象自己在困境中采取苟且的方式逃脱。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其他类似意思的成语,如“临危不惧”、“临危授命”等,来拓展对于困境中行为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面对考试时,有些同学会临难苟免,偷看答案。2. 中学生:他们团队在面临失败时,选择了临难苟免,拿了别人的成果。3. 大学生:为了逃避责任,他们临难苟免,把错误推给别人。4. 成年人:在工作中,有些人面对挑战时会临难苟免,选择不去面对困难的解决办法。

拆字解意

临难苟免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