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投井下石在词典中的解释
tóujǐngxiàshí

投井下石

拼音tóu jǐng xià shí

含义看见人要掉进陷井里,不伸手救他,反而推他下去,又扔下石头。比喻乘人有危难时加以陷害。

出处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

典故出处

  • 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

近义词

  • 落井下石

英文翻译

  • attack someone who has already fallen from power <kick somebody when he is down>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看见人要掉进陷井里,不伸手救他,反而推他下去,又扔下石头。比喻乘人有危难时加以陷害。
    成语举例:草野朋友,没有什么政治的约束,平时追逐酒肉,事情一来,就投井下石。(梁斌《播火记》一六)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分句;含贬义
    成语结构:复句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投井下石是一个形象的比喻,由“投”、“井”、“下”、“石”四个字组成。比喻在别人遭受困难或失败时,仍然对其进行攻击,加以讽刺或加重其痛苦。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批评那些趁人之危,对别人不仁不义的行为。

使用场景

  • 投井下石这个成语常用于贬义的场合,用来批评那些对别人不幸境遇加以嘲笑、讽刺或加重其困难的人。例如,当有人失败或遭受困难时,如果有人继续对其进行攻击或讽刺,你可以使用这个成语来形容这种行为。

故事起源

  • 据说,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则寓言故事。故事中,有一个人因为做错了事情而被判处投井而死的刑罚。当他被押送到井边时,有人拿起一块石头砸向他,加重了他的痛苦。这个故事通过投井下石的行为来表达对那些在别人遭受困难时仍然攻击他们的人的批评。

成语结构

  • 成语“投井下石”由四个汉字组成,分别是“投”、“井”、“下”和“石”。其中,“投”表示投掷,动词;“井”表示井口,名词;“下”表示向下,副词;“石”表示石头,名词。

例句

  • 1. 他已经失败了,你还在投井下石,真是不仁不义。2. 在别人困难时,我们应该伸出援手,而不是投井下石。3. 这个人一直对我进行攻击和讽刺,简直就是投井下石。

记忆技巧

  • 你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这个成语:将“投井下石”这个成语分成四个部分进行记忆,例如:投、井、下、石。然后,你可以将这些部分与成语的含义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形象的场景,例如:一个人在井口被投掷石头。通过将成语的结构与含义联系起来,可以更容易地记忆和理解这个成语。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中国成语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例如“以毒攻毒”、“落井下石”等。通过学习更多的成语,你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它们。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摔倒了,你还在投井下石,真是太坏了!初中生:在别人遭受困难时,我们应该伸出援手,而不是投井下石。高中生:他已经失败了,你还在对他进行攻击和讽刺,简直就是投井下石。

拆字解意

投井下石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