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辟蹊径
拼音dú pì xī jìng
含义自己开辟一条路。比喻独创一种风格或新的方法。
出处清·叶燮《原诗·外篇上》:“抹倒体裁,声调、气象、格力诸说,独辟蹊径。”
典故出处
清·叶燮《原诗·外篇上》:“抹倒体裁,声调、气象、格力诸说,独辟蹊径。”
近义词
别出心裁、独具匠心、标新立异
反义词
如出一辙、鹦鹉学舌、步人后尘
英文翻译
open a new road for oneself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自己开辟一条路。比喻独创一种风格或新的方法。
成语举例:在博览了众多的红学研究著作之后,他独辟蹊径,从新的角度来研究《红楼梦》,终于取得了累累硕果。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动宾式
产生年代:近代
成语谜面:新路
详细解释
- 独辟蹊径是一个形容词性的成语,用来形容某人或某事采取与众不同的方式或观点。它强调个体独立思考、创新和创造力,不拘泥于常规或传统的做法。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用于表达某人在解决问题或创新方面采取了与众不同的方法或观点。它可以用来赞美某人的独特思维和创造力,也可以用来鼓励他人勇于尝试新的方式。
故事起源
- 据说,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相传,战国时期的楚国有一位名叫屈原的诗人,他被流放到了荆山。在荆山期间,他看到了很多人都在走一条常规的小路,于是他决定走别人未走过的新路,结果发现了一条通往山脚的捷径。屈原成功地通过了这条捷径,让他能够更快地回到家乡。后来,人们用“独辟蹊径”来形容屈原独特的思维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成语结构
- 独辟蹊径由三个汉字组成,其中“独”表示独立、个体,“辟”表示开辟、创新,“蹊径”表示小路、道路。
例句
- 1. 他在解决这个问题上独辟蹊径,找到了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2. 这位设计师总是能够独辟蹊径地创造出令人惊艳的作品。
记忆技巧
- 为了记忆这个成语,你可以将其拆分为三个部分,然后与具体的故事起源联系起来。想象屈原在荆山上发现了一条新路,他因为独特的思维而成功地走出了困境,这样可以帮助你记住独辟蹊径的含义和故事。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成语感兴趣,可以学习更多与独辟蹊径相似的成语,如“别开生面”、“别具一格”等。这些成语都强调了个体的独特性和创新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画画的时候独辟蹊径,用颜料创造出了一幅独特的作品。2. 初中生:他在解决这个难题上独辟蹊径,找到了一个新的思路。3. 高中生:这位科学家通过独辟蹊径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的突破。4. 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我们需要独辟蹊径,找到市场的新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