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鸣得意
拼音zì míng dé yì
含义鸣:表示,以为。自以为了不起,表示很得意。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江城》:“姊妹相逢无他语,惟各以阃威自鸣得意。”
典故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江城》:“姊妹相逢无他语,惟各以阃威自鸣得意。”
近义词
洋洋得意、得意忘形、自得其乐、沾沾自喜、自命不凡、踌躇满志
反义词
垂头丧气、灰心丧气、心灰意懒
英文翻译
blow one's own trumpet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鸣:表示,以为。自以为了不起,表示很得意。
成语举例:李欣学习有了进步,便自鸣得意,这种态度是要不得的。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含贬义。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成语结构:主谓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得,不能读作“dě”或“děi”。
成语辨形:鸣,不能写作“呜”。
成语辨析:自鸣得意与“洋洋得意”有别:自鸣得意侧重于形容自我欣赏;“洋洋得意”侧重于形容外部神态。
成语谜面:蝉
详细解释
- 自鸣得意是指一个人因为自己的成就或者得意之处而感到自豪和满足,自我陶醉的心态。这个成语中的“自鸣”表示自己为自己鸣锣,自我宣扬,而“得意”则表示自满和自豪的情绪。
使用场景
- 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因为自己的成就而沾沾自喜,自我陶醉的情况。可以用于夸奖或者讽刺一个人过于自负和自满的态度。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古代的一个故事。相传,战国时期,有一个叫孟尝君的人,他非常自信和得意。有一次,他在宴会上自鸣得意地弹奏了一个曲子,认为自己的琴技非常出色。然而,他的琴技实际上很糟糕,大家都听得出来,但出于礼貌,没有人敢说实话。后来,这个故事就成了形容一个人自我陶醉、自我吹嘘的成语。
成语结构
- 主语 + 自鸣 + 得意
例句
- 1. 他在考试中取得了好成绩,自鸣得意地向大家炫耀。2. 她的新发型非常漂亮,她自鸣得意地照了很多自拍照。3. 这个公司的老板一直自鸣得意地夸耀自己的商业成就。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自鸣得意”拆分成三个部分记忆。首先,记住“自鸣”表示自己为自己鸣锣,自我宣扬;其次,记住“得意”表示自满和自豪的情绪;最后,将两部分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形象的记忆图像,例如想象一个人在舞台上自鸣得意地弹奏着乐器。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自我陶醉和自满相关的成语,例如“骄兵必败”、“自以为是”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比赛中得了第一名,我感到自鸣得意。2. 初中生:他在考试中得了满分,自鸣得意地跟同学们炫耀。3. 高中生:她的艺术作品被展览评为最佳,她自鸣得意地接受了采访。4. 大学生:我在实习期间获得了公司的认可,自鸣得意地告诉家人和朋友。希望以上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成语“自鸣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