镂骨铭心
拼音lòu gǔ míng xīn
含义铭刻在心灵深处。形容记忆深刻,永远不忘。
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序政》:“追思平昔之指,铭肌镂骨。”
典故出处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序政》:“追思平昔之指,铭肌镂骨。”
近义词
刻骨铭心、铭心镂骨
英文翻译
be engraved in the bones and printed on the heart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铭刻在心灵深处。形容记忆深刻,永远不忘。
成语举例:陈忠实《白鹿原》第30章:“中国古代先圣先贤们的镂骨铭心的哲理,一层一层自外至里陶冶着这个桀骜不驯的土匪坯子。”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表示感激之词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比喻事情或感受非常深刻,使人无法忘记。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令人难以忘怀的事件、人物或感受。
故事起源
- 据说这个成语源于《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复使人往,卿曰:‘子独往,勿复来。’子曰:‘何故?’卿曰:‘臣闻骨肉之亲,不如乡曲之亲;乡曲之亲,不如君臣之亲;君臣之亲,不如父子之亲。君若亲父,何求于子?子若亲君,何求于人?故不复来也。’”意思是平原君虞卿在外任职时,曾多次请假回乡探亲,但他的父亲不同意。虞卿就说:“听说骨肉亲情不如乡曲亲情,乡曲亲情不如君臣亲情,君臣亲情不如父子亲情。如果君主对臣子像对待亲生父子一样,那么臣子还需要回乡探亲吗?如果臣子对君主像对待亲生父亲一样,那么还需要求助于别人吗?所以我不再回来了。”从此,人们用“镂骨铭心”来形容深刻的记忆或感受。
成语结构
- 动词+名词+形容词
例句
- 1. 这次旅行的经历真是镂骨铭心,我永远都不会忘记。2. 那个令人震撼的演讲给我留下了镂骨铭心的印象。3. 这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课,它将永远镂骨铭心。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镂骨铭心”想象成一个刻在骨头上的记忆,形象地表示深刻难忘的感受。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铭心刻骨”、“刻骨铭心”等,来扩展对于深刻记忆的表达。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动物园看到了一只非常可爱的小熊猫,那个样子真是镂骨铭心。2. 初中生:我参加了一次志愿者活动,看到了很多贫困孩子的生活,那些画面让我深感镂骨铭心。3. 高中生:我在音乐会上听到了一首非常动人的乐曲,那种美妙的感觉让我产生了镂骨铭心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