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罚敕法
拼音míng fá chì fǎ
含义罚:刑罚;敕:整饬。严明刑罚,整顿法度。
出处《周易·噬嗑》:“雷电噬嗑,先王以明罚敕法。”
典故出处
《周易·噬嗑》:“雷电噬嗑,先王以明罚敕法。”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罚:刑罚;敕:整饬。严明刑罚,整顿法度。
成语举例:然后明罚敕法,以肃理官,克厌天心,慰塞人事。★《晋书·郭璞传》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用于治政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明罚敕法指的是国家明确地制定法律法规,并严格地执行,确保法律的公正性和权威性。这个成语强调了法律的严肃性和不可违背性,提醒人们要遵守法律,不可违法乱纪。
使用场景
- 明罚敕法常用于描述政府或者法律机构对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和严格惩罚的情况。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组织或者机构对内部纪律的严格执行。
故事起源
- 明罚敕法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史书《史记》中的一则故事。故事中,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之后,为了巩固统治,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包括明确制定法律法规,并严格执行。这样的做法使得法律的权威性得到了提升,也为秦朝的长治久安奠定了基础。
成语结构
- 明罚敕法由三个词组成,分别是“明”、“罚”和“敕法”。这个成语的结构简洁明了,容易理解和记忆。
例句
- 1. 政府明罚敕法,坚决打击犯罪行为。2. 这个组织对违反纪律的成员采取明罚敕法的方式进行处罚。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明罚敕法”这个成语与明确制定法律、严格执行法律联系起来进行记忆。也可以将每个字的意思进行理解和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法律制度和秦始皇的统治措施,以及现代法律制度的发展和运作。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告诉我们要明罚敕法,不可以偷别人的东西。2. 初中生:政府对环境污染的企业采取明罚敕法的方式进行处罚。3. 高中生:在国家法律的保护下,我们要明罚敕法,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