镂骨铭肌
拼音lòu gǔ míng jī
含义比喻牢记不忘。多用为感激之词。
出处唐·元稹《谢准朱书撰田弘正碑文状》:“空怀感涕之心,未获杀身之所,无任感恩思报,镂骨铭肌之至。”
典故出处
唐·元稹《谢准朱书撰田弘正碑文状》:“空怀感涕之心,未获杀身之所,无任感恩思报,镂骨铭肌之至。”
近义词
刻骨铭心
英文翻译
be engraved on somebody's mind forever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比喻牢记不忘。多用为感激之词。
成语举例:宋·陈亮《谢留丞相启》:“自顶至踵,横嘉惠于不訾;镂骨铭肌,怅余年之无几。”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镂:雕刻;骨:骨骼;铭:铭记;肌:肌肤。比喻感受、记忆非常深刻,像雕刻在骨骼上,刻在肌肤里一样。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某种经历、感受或教训非常深刻,使人难以忘怀。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出自《汉书·王莽传》。王莽任命了一位叫郭昌的人为官,郭昌非常勤勉,工作时常常忘记吃饭。有一次,王莽问郭昌为什么如此勤奋,郭昌回答说:“君命如山,郭昌镂骨铭肌,必须竭尽全力为国家效劳。”从此,这个成语就被引用来形容对事业、工作非常投入和专注的态度。
成语结构
- 动宾结构。
例句
- 1. 他对音乐的热爱镂骨铭肌,每天都练习很长时间。2. 这次旅行的经历让我镂骨铭肌,我会永远记得。3. 这个故事让我感动得镂骨铭肌,久久不能忘怀。
记忆技巧
- 将“镂骨铭肌”与“深刻记忆”联系起来,形象地想象自己的骨骼上镂刻着重要的记忆,肌肤里刻下美好的经历。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类似意义的成语,如“铭心刻骨”、“刻骨铭心”。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动物园看到了一只非常可爱的小猴子,它的样子镂骨铭肌,我一直都记得。2. 初中生:这次夏令营的经历对我来说非常重要,我觉得它镂骨铭肌,会影响我的一生。3. 高中生:参加志愿者活动让我对社会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个经历镂骨铭肌,让我决定将来要为社会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