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文昭武穆在词典中的解释
wénzhāo

文昭武穆

拼音wén zhāo wǔ mù

含义原指文王的子孙众多,后则泛称子孙繁衍。

出处古代宗法制度,宗庙位次,始祖庙居中,以下父子递为昭穆,左为昭,右为穆。祭祀时,子孙也按昭穆,左右排列行礼。周文王于周为穆,文王之子武王则为昭,而武王之子成王又为穆。

典故出处

  • 古代宗法制度,宗庙位次,始祖庙居中,以下父子递为昭穆,左为昭,右为穆。祭祀时,子孙也按昭穆,左右排列行礼。周文王于周为穆,文王之子武王则为昭,而武王之子成王又为穆。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原指文王的子孙众多,后则泛称子孙繁衍。
    成语举例:其文昭武穆,跗萼也如彼;天平地成,功业也如此。★南朝·陈·徐陵《劝进梁元帝表》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文昭武穆是由“文昭”和“武穆”两个成语组合而成的,分别代表才智和武勇。文昭指的是才华出众,智勇双全的人;武穆指的是英勇善战的将领。这个成语合并了文武两个方面的优秀品质,形容一个人在才华和武勇方面都非常出色。

使用场景

  • 文昭武穆常用来形容人才兼备,既有文化修养又有武艺过人的人。可以用来赞美英雄人物、杰出的领导者或者全面发展的学生等。

故事起源

  • 《史记·项羽本纪》中记载了楚汉战争时期的故事。故事中,项羽是楚国的将领,他有着出众的武勇和军事才能,被称为“武穆”。而刘邦则是汉国的创始人,他有着卓越的智慧和领导才能,被称为“文昭”。后来,刘邦和项羽展开了一系列的战争,最终刘邦获胜,建立了汉朝。这个成语就是由项羽和刘邦这两位具有杰出才能的人物的名字组合而成的。

成语结构

  • 文昭武穆是由两个四字成语组合而成的,结构为AABB。

例句

  • 1. 他是一位文昭武穆的领导者,既有卓越的智慧,又有出色的领导能力。2. 这位学生不仅成绩优秀,还在体育比赛中表现出色,真是个文昭武穆的全才。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文昭武穆”与“文武兼备”相联想,文昭代表文化修养,武穆代表武勇,两者结合起来形容一个人才华出众,文武兼备。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更多关于项羽和刘邦的历史故事,深入了解他们的才能和成就。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我们班的文昭武穆,既会写好字,又擅长跳绳。2. 初中生:他是一位文昭武穆的学生,不仅成绩优秀,还在学校的篮球队中表现出色。3. 高中生:他是一位文昭武穆的学生,不仅在学术方面非常出色,还在学校的戏剧社团中扮演重要角色。

拆字解意

文昭武穆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