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风问俗
拼音cǎi fēng wèn sú
含义采集歌谣,访问风俗。
出处清·俞蛟《梦厂杂著·潮嘉风月》:“采风问俗,纪载宜详;品翠题红,篇章争丽。”
典故出处
清·俞蛟《梦厂杂著·潮嘉风月》:“采风问俗,纪载宜详;品翠题红,篇章争丽。”
英文翻译
collect folk songs and custom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采集歌谣,访问风俗。
成语举例:采风问俗周详甚,应有輶轩异代求。★柳亚子《题辞》诗之十二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主语;指采集民间习俗等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近代
成语谜面:作家下乡体验生活
详细解释
- 采风问俗指的是通过实地考察和调查,了解并体验当地的风俗民情。它强调的是通过实际行动去了解和感受,而不仅仅是听说或读书上的了解。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作者、学者、旅行者等在采访、写作、旅行等活动中积极主动地去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
故事起源
-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有一则故事。当时,孟子和荀卿一起到楚国采风问俗。他们先后参观了楚国的山川、河流和城市,还参加了楚国的庙会和民俗活动。通过这次活动,他们深入了解了楚国的风土人情,为后来的学术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成语结构
- 采风问俗是一个动宾短语,由动词“采风”和动词“问俗”组成。
例句
- 1. 作为一名旅行作家,他经常采风问俗,以便更好地了解当地文化。2. 学者们在采风问俗的过程中,发现了很多有关民间艺术的宝贵资料。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采风问俗”理解为“采取风俗民情,了解民间风情”的意思。可以想象自己在旅行中主动去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体验当地的文化,这样可以更好地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的采风传统,以及采风在当代文化研究中的应用。还可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亲历者长,闻者短”等,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要积极参加社区的活动,采风问俗,了解我们的家乡。2. 初中生:老师带领我们去参观了博物馆,我们采风问俗,学到了很多历史知识。3. 高中生:为了更好地写作文,我去采风问俗,亲自体验了一次当地的农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