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衫不履
拼音bù shān bù lǚ
含义衫:上衣;履:鞋子。不穿长衫,不穿鞋子。形容不修边幅的样子。
出处唐·杜光庭《虬髯客传》:“既而太宗至,不衫不履,裼裘而来,神气扬扬,貌与常异。”
典故出处
唐·杜光庭《虬髯客传》:“既而太宗至,不衫不履,裼裘而来,神气扬扬,貌与常异。”
近义词
不修边幅、不拘小节、不拘细形
反义词
规行矩步、衣冠楚楚
英文翻译
in one's shirtsleeves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衫:上衣;履:鞋子。不穿长衫,不穿鞋子。形容不修边幅的样子。
成语举例:这个人是个不衫不履的人,与家父最为相契。(清 刘鹗《老残游记》第九回)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主语、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用于书面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履,不能读作“lǜ”。
成语辨形:衫,不能写作“杉”。
详细解释
- 不衫不履是由“不衫”和“不履”两个词组合而成的成语。其中,“不衫”指的是不穿衣服,不整洁的样子;“不履”指的是不穿鞋,不讲究仪容的样子。这个成语形容人不修边幅,不注重外表,不讲究穿着和仪容。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仪容不整,不修边幅,不注重外表。可以用于批评邋遢、不修边幅的人,也可以用于形容某个场合或环境的整洁程度。
故事起源
- 《庄子·天运篇》中有一则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个名叫元患的人,他不穿衣服,也不穿鞋,整日游荡在街头巷尾,不顾他人眼光,不注重仪容。后来,元患碰到了一个聪明人,聪明人告诉他,一个人的仪容和着装是能够影响他人对他的看法和评价的。元患听后感到受益匪浅,从此开始注重仪容和着装。这个故事成为了“不衫不履”这个成语的来源。
成语结构
- 不 + 衫 + 不 + 履
例句
- 1. 他平时不爱打扮,总是不衫不履地出现在公司里。2. 她的仪容整洁,从不会出现不衫不履的情况。3. 这个人的穿着和仪容总是不衫不履,给人不好的印象。
记忆技巧
- 可以将“不衫不履”与“不整洁、不修边幅”这些词语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形象的联想,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仪容和着装相关的成语,如“一丝不苟”、“衣冠楚楚”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们班上有一个同学总是不衫不履地出现在学校,老师经常批评他。2. 初中生:我妹妹不爱打扮,总是不衫不履地出门,我经常劝她注意仪容。3. 高中生:作为学生代表,我觉得我们应该注意仪容和着装,不能在公共场合出现不衫不履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