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子碌碌
拼音yú zǐ lù lù
含义余子:其他的人。指其他人平庸无能,表示对别人的轻视。
出处《后汉书·猿文苑传下·祢衡》:“唯善鲁国孔融及弘农杨修。常称曰:‘大儿孔文举,小儿杨德祖。余子碌碌,莫足数也。’”
典故出处
《后汉书·猿文苑传下·祢衡》:“唯善鲁国孔融及弘农杨修。常称曰:‘大儿孔文举,小儿杨德祖。余子碌碌,莫足数也。’”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余子:其他的人。指其他人平庸无能,表示对别人的轻视。
成语举例:仆尝谓六朝无诗,陶公有诗趣,谢公有诗料,余子碌碌,无足观者。★明·袁宏道《与李龙湖书》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结构:主谓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余子碌碌是由“余”、“子”、“碌”、“碌”四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余”表示多余或剩余,“子”表示小孩或人,“碌”表示忙碌或奔忙。整个成语的意思是指人们的生活平庸,没有什么特别的成就或进展。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们的生活过得平淡无奇,没有什么突出的成就或进步。可以用来批评或嘲笑某人的平庸表现。
故事起源
- 据说,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明代戏曲《西华山》中。剧中有一位叫余子明的角色,他为人平庸,没有什么成就,因此被人们戏称为“余子碌碌”。后来,这个词语逐渐流传开来,成为了一个常用的成语。
成语结构
- 主要由四个字组成,形式为“名词 + 形容词 + 形容词”。
例句
- 1. 他一生都过得余子碌碌,没有什么特别的成就。2. 这个人整天无所事事,过着余子碌碌的生活。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余子碌碌”拆分成“余子”和“碌碌”来记忆。其中,“余子”可以理解为多余的人或事物,而“碌碌”可以理解为忙碌或奔波。通过将这两部分联系起来,形象地描述了人们平庸的生活状态。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类似意义的成语,如“碌碌无为”、“平庸无奇”等,来丰富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不想过着余子碌碌的生活,我要努力学习,将来成为一名科学家。2. 初中生:他整天无所事事,过着余子碌碌的日子,没有什么进步。3. 高中生:我不想被安排在一个余子碌碌的工作岗位上,我要追求自己的梦想。4. 大学生:大学生活应该丰富多彩,不应该过得余子碌碌,应该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充实自己的大学生活。5. 成年人:我已经过了那种余子碌碌的日子,现在我有了自己的事业和家庭,过得很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