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磕西撞
拼音dōng kē xī zhuàng
含义犹言东奔西撞。
出处《醒世姻缘传》第三五回:“你道这几件事岂是容易做的?这都是要脚奔波,足不沾地的勾当,岂是教书人所为?汪为露失了魂的一般东磕西撞。”
典故出处
《醒世姻缘传》第三五回:“你道这几件事岂是容易做的?这都是要脚奔波,足不沾地的勾当,岂是教书人所为?汪为露失了魂的一般东磕西撞。”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犹言东奔西撞。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状语;用于处事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近代
详细解释
- 东磕西撞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一个人行动时缺乏灵活性和技巧,常常碰撞或撞到东西。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做事情时不够熟练或不够谨慎,导致行动笨拙,不得要领。
使用场景
- 适用于形容一个人或一件事情的行动笨拙,不得要领的情况。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学习新知识或掌握新技能时的困难和笨拙。
故事起源
- 关于东磕西撞的具体故事起源尚无明确记载,但这个成语的意义和形象与现实生活中的行动笨拙、不得要领的情况相吻合。
成语结构
- 东磕西撞由“东”、“磕”、“西”、“撞”四个字组成,其中“东”和“西”代表方向,而“磕”和“撞”则表示行动时的碰撞和撞击。
例句
- 1. 他刚学开车,上路时东磕西撞的,差点撞到了路边的树。2. 小明刚学习跳舞,还东磕西撞的,需要多加练习才能掌握技巧。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东”和“西”两个方向的字形象化,想象一个人在行动时左右摇摆,不断碰撞撞到东西的场景,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行动和技巧相关的成语,如“拙手拙脚”、“手忙脚乱”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小明在操场上东磕西撞地跑,差点撞到了同学。2. 初中生:他在学习新的乐器时东磕西撞的,需要多加练习才能掌握技巧。3. 高中生:小王刚学开车,上路时东磕西撞的,差点撞到了路边的树。4. 大学生:在新工作中,小张一开始东磕西撞,但经过努力,他很快就掌握了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