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秀两岐
拼音mài xiù liǎng qí
含义岐,同“歧”。一株麦子长出两个穗子。为丰收之兆,多用来称颂吏治成绩卓著。同“麦秀两歧”。
出处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岐,同“歧”。一株麦子长出两个穗子。为丰收之兆,多用来称颂吏治成绩卓著。同“麦秀两歧”。
常用程度:一般
详细解释
- 麦秀,指麦子的颖花,也可指麦子的穗子。两岐,指麦秆分成两个分支。成语“麦秀两岐”比喻人的思维分叉,思路不连贯,缺乏机智和灵活的头脑。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思维迟钝、反应迟缓、不机智的情况,也可用于自嘲或幽默的场合。
故事起源
- 故事中没有明确的起源,但据说成语“麦秀两岐”最早出现在明代的《金瓶梅》中。在小说中,有一个人物名叫麦秀,他的思维迟钝,常常做出愚蠢的事情,因此,人们就用“麦秀两岐”来形容思维迟钝的人。
成语结构
- 主语+麦秀两岐
例句
- 1. 他的思维真是麦秀两岐,总是想不明白。2. 这个问题对他来说太复杂了,他的思维简直就是麦秀两岐。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麦子的穗子和分叉的麦秆形象化,联想到思维分叉、缺乏灵活性的意思。可以想象一个人的思维像麦秆一样分成两个分支,表示思维不连贯、迟钝。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思维和智慧相关的成语,如“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聪明反被聪明误”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的思维真是麦秀两岐,数学题总是做错。初中生:他的思维像麦秀两岐一样,总是想不明白老师的问题。高中生:他的思维迟钝,简直就是麦秀两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