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将刈旗
拼音zhǎn jiāng yì qí
含义砍杀敌将,拔取敌旗。形容勇猛善战。同“斩将搴旗”。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典故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近义词
斩将夺旗、斩将搴旗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砍杀敌将,拔取敌旗。形容勇猛善战。同“斩将搴旗”。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斩将刈旗,是由三个动词组成的成语。其中,“斩将”表示斩杀敌将,击败敌方的重要将领;“刈旗”表示割下敌方的战旗,代表彻底战胜对手。整个成语的意思是指战胜强敌,击败对手。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战胜强敌,击败对手的情景,也可用于比喻在竞争中获得胜利。
故事起源
- 成语“斩将刈旗”源自《战国策·赵策一》。赵国的将领赵括在对楚国作战时,成功斩杀了楚国的重要将领项燕,并刈下了楚国的战旗,取得了重大胜利。后来,人们通过这个故事形成了成语“斩将刈旗”。
成语结构
- 动词+动词+动词
例句
- 1. 他在比赛中斩将刈旗,获得了冠军。2.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位英雄斩将刈旗的故事。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成语“斩将刈旗”拆分成三个动作,分别是“斩将”和“刈旗”。可以想象自己在战场上,斩杀敌将并割下敌方的战旗,从而记住这个成语的意思。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更多有关中国古代战争和军事方面的知识,深入理解成语的背景和含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在足球比赛中,我们的队员斩将刈旗,取得了胜利。2. 初中生:历史课上学到了赵括斩将刈旗的故事,觉得很有勇气和决心。3. 高中生:在演讲比赛中,他斩将刈旗,成功击败了其他选手,获得了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