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身独出
拼音tǐng shēn dú chū
含义挺直身体站出来。形容面对着艰难或危险的事情,勇敢地站出来。
出处
词语
挺身独出
拼音
tǐng shēn dú chū
解释
挺直身体站出来。形容面对着艰难或危险的事情,勇敢地站出来。
出处
《旧五代史·唐景思传》:“后数日城陷,景思挺身而出。”
详细解释
- 挺身独出是一个描述个人勇敢、独立行动的成语。它强调一个人在困境中挺身而出,不依赖他人,勇于承担责任,并展现出杰出的表现。
使用场景
- 该成语常用于描述一个人在困境中积极行动,勇于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情况。可以用来表扬个人在团队合作中的积极贡献和独特见解。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相传,战国时期,齐国有一位名叫孟尝君的贤臣,他在齐国内外遭遇重重困难和挑战时,始终挺身而出,独自承担重任,最终帮助齐国度过了难关。因此,他被后人称为“挺身独出”的典范。
成语结构
- 挺身独出是由“挺身”和“独出”两个词组合而成的。挺身表示勇敢地站出来,独出表示独自行动。
例句
- 1. 在这个团队中,他总是挺身独出,勇于承担责任。2. 面对困境,我们应该学会挺身独出,勇于面对挑战。3. 在学校的比赛中,他挺身独出,以出色的表现赢得了冠军。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在人群中挺身而出,独自站在众人前面,勇敢地面对困难和挑战。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孟尝君的故事和其他与勇敢独立行动相关的成语,例如“力挽狂澜”、“孤注一掷”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在班级活动中,我挺身独出,主动承担了组织者的角色。2. 初中生:面对考试失败,我挺身独出,努力改进学习方法,最终取得了好成绩。3. 高中生:在社团活动中,我挺身独出,提出了创新的想法,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