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草庐三顾在词典中的解释
cǎosān

草庐三顾

拼音cǎo lú sān gù

含义顾:拜访。刘备为请诸葛亮,三次到草庐中去拜访他。后用此典故表示帝王对臣下的知遇之恩。也比喻诚心诚意地邀请或过访。

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典故出处

  • 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近义词

  • 三顾茅庐

英文翻译

  • go to thatched cottage three times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顾:拜访。刘备为请诸葛亮,三次到草庐中去拜访他。后用此典故表示帝王对臣下的知遇之恩。也比喻诚心诚意地邀请或过访。
    成语举例:郁达夫《槟城三宿记》:“草庐三顾恩难报,今日相逢喜十分。”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指求贤
    成语结构:紧缩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故事

  •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诸葛亮在隆中茅草房,自耕自食,但很有学问,人称“卧龙先生”。徐庶给刘备推荐诸葛亮,刘备和关羽、张飞亲自到卧龙冈拜见诸葛亮,前两次都没见到,第三次终于见到诸葛亮,诚心请诸葛亮出山。

详细解释

  • 草庐三顾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故事,出自《三国演义》。刘备是东汉末年的一位重要政治家和统治者,他在寻求治理天下的过程中,多次向诸葛亮请教,希望他能出山辅佐。诸葛亮住在一个简陋的草庐中,刘备三次亲自前往拜访,表达了他对诸葛亮的崇敬和信任。最终,诸葛亮被感动并答应了刘备的请求,成为了他的重要谋士和朋友。

使用场景

  • 草庐三顾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非常钦佩和敬重另一个人,多次请求对方的帮助或支持。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对某个目标或事物坚持不懈,不断努力,直到成功为止。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故事源自中国古代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作者是罗贯中。故事中的刘备和诸葛亮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他们的故事被广泛传颂,成为了中国文化中的经典故事之一。

成语结构

  • 草庐三顾是由三个词语组成的成语,其中“草庐”指的是诸葛亮住的简陋房子,“三顾”表示刘备三次拜访的意思。

例句

  • 1. 他对这位老师的教诲十分崇拜,几乎可以说是草庐三顾。2. 在艰难的时刻,他草庐三顾,最终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这个成语:1. 将成语分成三个部分:草庐、三顾。2. 想象刘备三次去拜访诸葛亮的场景,他每次都来到诸葛亮住的草庐。3. 可以把这个成语与刘备请教诸葛亮的决心和坚持联系起来,形成记忆的关联。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关于刘备和诸葛亮的故事,以及其他与中国历史和文化相关的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对我的科学老师非常崇拜,我愿意草庐三顾去请教他。2. 初中生:我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我会草庐三顾我的英语老师,直到我掌握了这门语言。3. 高中生:我对我的导师非常敬佩,我会草庐三顾他,寻求他的建议和指导,以帮助我在大学申请过程中取得成功。

拆字解意

草庐三顾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