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潮州韩文公祠一百韵
风物冠岭东,尤得人文助。
山擎笔架立,江犹以韩著。
蹑级破空青,倏尽大衍数。
郁郁四大字,历劫靳题署。
橡树渺无存,木棉龙虎踞。
弥天张素书,业勤警逸豫。
碑刻何琳琅,笔力惊脱兔;千秋仰止心,伊谁罄积愫。
瞻谒端居姿,栩栩可言晤。
眸子焉廋哉,一若有远虑。
想公生不辰,五鬼蹙世路。
君子讵忧贫,所忧道迷误。
维时二氏横,猖狂阻天步。
仁义充塞余,直为斯民惧。
抉经执圣权,卫道公殆庶。
鸣鼓攻异端,遂撄庸主怒。
那惜衰朽质,翻谪南荒去。
人情何能堪,公也安若素。
有如居九夷,岂以陋自恕?素其位而行,即此天所予。
殊同以资迁,夙夜勤治务。
洞究滨海俗,计庸免典雇。
紫稻盈南亩,鱼蟹渐饶裕。
潮人乐陶陶,闾阎歌五绔。
仁民遂及物,物有蔑王度。
据处肆餮饕,暴虐殊可恶。
睅然争长雄,如公岂阿附?人亦可茹柔,公则刚不吐。
露布祭鳄文,继以治鳄具。
先施而后诛,张弛见善驭。
终驯冥顽灵,丑类南徙遽。
物我均相安,进增生人趣。
既富且庶矣,一何多建树;而公视不足,得非文教故?州学废日久,王庭贡未赴。
治民首教化,端赖学校布。
十室有忠信,此州焉别骛?忠孝行不劝,尸位鄙禄蠹。
乃捐膏火资,拔尤择良傅。
敬敷五教成,余事到章句。
庶兴恺悌风,海滨俨邹鲁。
尊公百世师,崇祠范金铸。
饮食必祭祀,千载有余慕。
朅来丁艰屯,狂澜莫砥柱。
似公强项者,畴能旦暮遇?遂听世情非,种种堪咒诅。
作俑咎谁尸?西学应控诉。
始以进化倡,新变即福祚;次为民权竞,庸众尽可预;卒乃重科学,蒙昧蹶然寤。
凡百卮言出,一察自吹嘘。
格以子所绝,殊属意必固。
哀哉耳食流,嗜膻趋若鹜。
大道日摧颓,甘为西奴倨。
进化何由适?竞利猛如虎;民权胡为张,窃国打逛语;科学底以尊?役物丛怨府。
夫道一而已,此是彼必措。
以夷变夏道,其与仁龃龉。
道存国斯存,儒可医沉痼;弘道是在人,韩公殆可伍;人则兴于诗,诗教尤关注。
一昨韩师院,海内髦士聚。
高文论诗教,拨乱反令誉。
不意正始音,此日方餍饫。
溯自“五四”来,民粹沛莫御。
千金重椎轮,敝屣弃大辂。
诗词当其冲,首被谥陈腐。
锻炼三字狱,忍心加刀锯。
转乞田舍汉,僭窃风雅主。
小人甘下达,抵死犹不悟。
诗词乃奇葩,厥品自天赋。
风骚开传统,源远流有序。
百代富作手,遑论陶李杜。
屈指廿世纪,尤堪称翘楚。
不见秦威下,百舌学鹦鹉;惟此游夏徒,谔谔莫能侮;执简书国难,取瑟歌民苦;以视犬儒辈,媕娿殊无取。
人格即诗格,端在脊梁竖。
委身媚势要,究难避钺斧。
君看弄潮儿,斯须虎变鼠。
以之方彼美,冠冕定谁许?是故所系大,与道隆污屡。
当其声光熸,天地亦错忤。
吾人于此际,明夷利撑拄;风雅勤扶持,元气力培护。
盱衡神州内,岂少道义侣?即如韩江畔,弦歌犹健举。
传道复授业,远承韩公绪。
诸生皆通方,于以受惠普。
吟声满天地,诗卷写旁午。
陶成君子德,孰谓世无补?是则赖贤劳,功在诗教巨。
韩公若有知,亦当颔首俯。
吾知之何斯?知之韩祠庑。
韩山青苍苍,韩江入海舞。
任重而道远,要当一气鼓。
安得起韩公,伫看鲲鹏翥!
词语解释
阿附的意思:◎ 阿附 ēfù[fawn on and echo] 逢迎依附丞相匡衡、御史大夫张谭皆阿附畏事显,不敢言。——《汉书·王尊传》...
拔尤的意思:选取特异者。语出 唐 韩愈 《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 东都 虽信多才士,朝取一人焉,拔其尤;暮取一人焉,拔其尤。” 鲁迅 《书信集·致台静农》:“ 明 版插画,颇有千篇一律之观,倘非拔尤绍介,易令读者生厌。”...
百世的意思:◎ 百世 bǎishì[all generations] 很多世代;很长时期(一世,三十年)斯固百世之遇也。——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百世之怨也。——《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流芳百世...
百舌的意思:鸟名。善鸣,其声多变化。《淮南子·说山训》:“人有多言者,犹百舌之声。” 高诱 注:“百舌,鸟名,能易其舌效百鸟之声,故曰百舌也。以喻人虽多言无益於事也。” 唐 陆翚 《送胡八弟》诗:“孤帆影入江烟尽,百舌声流浦树新。” 宋 苏轼 《安国寺寻春》诗:“卧闻百舌呼春风,起寻花柳村村同。” 清 陈维崧 《桃源忆故人·重游惠山寄畅园怀秦对岩检讨》词:“莫听 楚 天百舌,千里同明月。”参见“ 百舌鸟 ”。...
百代的意思:指很长的岁月。 汉 王充 《论衡·须颂》:“《恢国》之篇,极论 汉 德非常,实然乃在百代之上。”《晋书·阮种传》:“德逮羣生,泽被区宇,声施无穷,而典垂百代。” 唐 韩愈 《禘祫议》:“其毁庙之主,皆藏於祧庙,虽百代不毁。”《儒林外史》第一回:“百代兴亡朝復暮,江风吹倒前朝树。”...
暴虐的意思:[释义](形)凶恶残酷,不人道。 [构成]偏正式:暴〔虐 [例句]暴虐的政策。(作定语)...
碑刻的意思:[释义](名)刻在碑上的文字或图画。 [构成]偏正式:碑(刻...
敝屣的意思:◎ 敝屣 bìxǐ[worthless thing as a pair of ragged(shabby,worn-out) shoes] 破旧的鞋,比喻没有价值的东西...
笔力的意思:◎ 笔力 bǐlì[vigour of strokes in calligraphy or drawing] 写字、画画、写文章用笔行文的力量;文章的气势笔力雄健...
笔架的意思:◎ 笔架 bǐjià[penholder;pen-rest;pen rack] 搁笔或插笔的架儿...
必固的意思:固执,不知变通。语本《论语·子罕》:“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晋 葛洪 《抱朴子·嘉遯》:“隐显默语,无所必固,时止则止,时行则行。”...
别骛的意思:(1).分驰。《后汉书·马融传》:“徽嫿霍奕,别騖分奔,骚扰聿皇,往来交舛,纷纷回回,南北东西。”(2).比喻文笔伸展自如,另辟蹊径。 清 恽敬 《与卫海峰同年书》:“为寿序抑扬抗坠,横驱别騖,力脱前人之所为。”...
滨海的意思:靠近海边;沿海。 汉 赵晔 《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寡人国僻远东滨海。”《后汉书·法雄传》:“ 永初 三年,海贼 张伯路 等三千餘人,冠赤幘,服絳衣,自称‘将军’,寇滨海九郡,杀二千石令长。” 王西彦 《风雪》一:“她的名字叫做 梁冠英 ,现在带着女儿 海仑 到一个滨海的省份去。”...
拨乱的意思:(1).平定祸乱。《诗·大雅·江汉序》:“《江汉》, 尹吉甫 美 宣王 也。能兴衰拨乱,命 召公 平 淮夷 。” 汉 荀悦 《汉纪·元帝纪上》:“及 光武 之际,拨乱之后,如此之比,宜无赦矣。” 晋 葛洪 《抱朴子·博喻》:“劲兵鋭卒,拨乱之神物也,用者非明哲,则速自焚之祸焉。” 唐 刘知几 《史通·断限》:“ 魏武 乘时拨乱,电扫羣雄。”(2).治理乱政。 三国 魏 曹操 《以高柔为理曹掾令》:“拨乱之政,以刑为先。”《明史·冯恩传》:“大学士 李时 小心谦抑,解棼拨乱非其所长。”(3).挑拨...
不足的意思:[释义](1) (形)不充足;不满(指数目)。 (2) (动)不值得。 (3) (动)不可以;不能。 [构成]偏正式:不〔足 [例句]先天不足。(作谓语)不足挂齿。(作谓语)不这样做;就不足说明问题。(作谓语)[反义]充分、有余...
不意的意思:[释义](动)不料,没想到。 [构成]偏正式:不〔意 [例句]出其不意。(作宾语)不意大雨如注;不能启程。(作谓语)...
不悟的意思:(1).没有觉察。《史记·张仪列传》:“ 张仪 曰:‘嗟乎,此在吾术中而不悟,吾不及 苏君 明矣!’”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规箴》:“ 晋武帝 既不悟太子之愚,必有传后意,诸名臣亦多献直言。”(2).不了解;不理会。《南史·江淹传》:“不悟明公见眷之重。”《隋书·史祥传》:“本即述职南蕃,宣条下国,不悟皇鉴曲发,备位少阳。”(3).不觉悟。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封继妻》:“而 夏 不悟,妄度 河套 指日可復,作《渔家傲》一闋。” 鲁迅 《书信集·致郑振铎》:“ 清 时,许多 中国 人似...
不见的意思:◎ 不见 bùjiàn(1) [do not see;do not meet]∶不曾相见老哥俩可有日子不见了(2) [be lost;be missing]∶[东西]见不着;丢失一辆新自行车转身就不见了...
不辰的意思:不得其时。《诗·大雅·桑柔》:“我生不辰,逢天僤怒。” 宋 文天祥 《六歌》:“我生我生何不辰,孤根不识桃李春。”《金史·列女传·冯妙真》:“妇生不辰,不得终执箕箒,义不从辱。” 清 侯方域 《新迁颜鲁公碑记》:“际世不辰,灵蹟多淹。”...
苍苍的意思:◎ 苍苍 cāngcāng(1) [ashy;pale;grey]∶灰白色的两鬓苍苍十指黑(2) [be vast and hazy]∶无边无际、空阔辽远的天苍苍,地茫茫(3) [flourishing]∶茂盛,众多的样子蒹葭苍苍。——《诗·秦风·蒹葭》...
猖狂的意思:[释义](形)凶猛而肆无忌惮,着重指狂妄而放肆:~反扑。 [构成]并列式:猖+狂 [例句]解放初期;上海的敌特活动特别猖狂。(作谓语)[同义]猖厥、疯狂...
长雄的意思:(1).为首、称雄。《汉书·鲍宣传》:“﹝ 宣 ﹞以为其地宜田牧,又少豪俊,易长雄,遂家于 长子 。” 颜师古 注:“长,为之长帅也;雄,为之雄豪也。” 唐 刘禹锡 《原力》:“彼力也长雄於匹夫,然犹驛其騑,餼其食。”(2).指为首、称雄的强者。 唐 韩愈 《鳄鱼文》:“与刺史亢拒,争为长雄。” 林纾 《<慎宜轩文集>序》:“ 阳湖 诸老,復各树一帜,争为长雄。”...
潮人的意思: 潮人一般指引领时尚的,富有个性,思想超前的人。潮流的外表一般很时尚新颖,内在很注重内涵和创新。 ...
陈腐的意思:[释义](形)过时的,时间太久的,所指不仅陈旧,而且腐败,多形容思想、学说、内容等抽象事物,用于书面语。 [构成]并列式:陈+腐 [例句]陈腐的思想。(作定语)观念陈腐。(作谓语)[同义]陈旧[反义]清新、新鲜...
沉痼的意思:[释义](名)〈书〉长久而难治的病,也比喻积久难改的坏习惯。 [构成]偏正式:沉(痼 [例句]沉痼难改。(作主语)...
撑拄的意思:亦作“撑拄”。1.支撑;顶拄。 汉 陈琳 《饮马长城窟行》:“君独不见 长城 下,死者骸骨相撑拄。” 宋 苏轼 《东坡》诗之四:“秋来霜穗重,颠倒相撑拄。” 明 胡应麟 《诗薮·近体上》:“中 唐 无 杜 材力学问,欲以一二致语撑拄其间,庸詎可乎!”(2).支持;维持。《上蔡语录》卷上:“非 孟子 恁地手脚,也撑拄此事不去。” 宋 陆游 《独夜》诗:“虽云久置散,飢饱尚撑拄。” 清 戴名世 《李节妇传》:“而节妇以一女子岿然杰起,撑拄纲常,争光日月,人皆谓 李氏 有女,其家世尚不替也。” 茅盾 ...
成君的意思:固定的君主。《国语·晋语四》:“自子之行, 晋 无寧岁,民无成君。” 韦昭 注:“成,定也。”...
充塞的意思:[释义](动)塞满,填满。 [构成]动补式:充〈塞 [例句]空气中充塞着难闻气味。(作谓语)...
丑类的意思:◎ 丑类 chǒulèi[gang of scoundrels] 坏人,恶人丑类恶物。——《左传·文公十八年》...
传统的意思:[释义](名)世代相传、具有特点的社会因素,如风俗、道德、思想、作风、艺术、制度等。 [构成]偏正式:传(统 [例句]要讲究民族的传统。(作宾语)...
传道的意思:◎ 传道 chuándào(1) [preach;deliver a sermon]∶向听众讲授解释道义、道行(2) [propagate doctrines of the ancient saga]∶古时指传授圣贤之道,后也指传教...
吹嘘的意思:[释义](动)夸大或无中生有地说优点,可以说自己,也可以说别人。 [构成]并列式:吹+嘘 [例句]吹嘘自己的成绩。(作谓语)[同义]吹捧...
此际的意思:此时,这时候。 宋 秦观 《满庭芳》词:“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 清 李渔 《奈何天·密筹》:“生平絶少皱眉时,此际偏教愁絶。” 清 陈天华 《猛回头》:“我们到了那个时节,上天无路,入地无门,还有什么好处呢!咱家想到此际,把做官的念头丢了,只想把我们的同种救出苦海。”...
丛怨的意思:谓怨恨丛集。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政闻社宣言书》:“君主代政府负责任之结果,一方面使政府有所諉卸,而政治未从改良;一方面使君主丛怨于人民,而国内将生动摇。” 梁启超 《为国会期限问题敬告国人》一:“最近 滇 督 李 君……之封奏,其对於现政府之涂饰敷衍、瞀乱横恣、丛怨酿乱之实状,皆已痛切敷陈,不遗餘力。”...
摧颓的意思:(1).摧折,衰败。 汉 焦赣 《易林·蛊之否》:“中復摧頽,常恐衰微。” 唐 元稹 《花栽》诗之一:“买得山花一两栽,离乡别土易摧頽。” 宋 苏轼 《南乡子·席上劝李公择酒》词:“秋色渐摧頽,满院黄英映酒盃。”(2).困顿,失意。 三国 魏 曹植 《浮萍篇》:“何意今摧頽,旷若商与参。” 宋 范成大 《李粹伯侍御挽词》之一:“磊落功名意,摧頽梦幻身。”《儒林外史》第二五回:“潦倒摧頽,波澜又兴多少。”(3).毁废。 宋 苏轼 《龟山》诗:“ 元嘉 旧事无人记,故垒摧頽今在不?” 清 方文 《送侯赤社北归...
错忤的意思:(1).抵触,不顺从。《新唐书·李藩传》:“ 藩 泣谓曰:‘……宜速还,否则以法劾君。’ 兼 ( 杜兼 )错忤去。”(2).亦作“ 错逜 ”、“ 错啎 ”。矛盾;错乱。 宋 李纲 《上道君太上皇帝封事》:“首尾衡决,先后错忤。” 清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蘐园随笔》:“故和训所牵,字非其字;语理错逜,句非其句。” 章炳麟 《国故论衡·论式》:“卒之数篇之中,自为错啎,古之人无有也。”...
大字的意思:◎ 大字 dàzì[big character] 用毛笔写的大的汉字写一篇大字...
大衍的意思:(1).《易·繫辞上》:“大衍之数五十。” 韩康伯 注引 王弼 曰:“演天地之数,所赖者五十也。” 孔颖达 疏引 京房 云:“五十者谓十日、十二辰、二十八宿也。”后以大衍为五十的代称。 清 赵翼 《圣寿覃恩得拜绢绵米肉之赐恭记》诗之二:“运是太和春不老,数纔大衍日方中。” 鲁迅 《书信集·致台静农》:“但僕生长危邦,年逾大衍,天灾人祸,所见多矣。”(2).广大的沼泽地。《管子·七臣七主》:“春无杀伐,无割大陵,倮大衍。” 尹知章 注:“倮谓焚烧,令荡然俱尽。” 郭沫若 等集校:“ 洪颐煊 曰:‘倮当作僇...
大辂的意思:亦作“ 大路 ”。玉辂。古时天子所乘之车。《书·顾命》:“大輅在宾阶面。” 孔 传:“大輅,玉。” 孔颖达 疏:“《周礼》巾车掌王之五輅:玉輅、金輅、象輅、革輅、木輅,是为五輅也……大輅,輅之最大,故知大輅玉輅也。”《礼记·乐记》:“所谓大輅者天子之车也。”《史记·齐太公世家》:“ 周襄王 使 宰孔 赐 桓公 文 武 胙、彤弓矢、大路,命无拜。”...
大道的意思:◎ 大道 dàdào(1) [brood road]∶宽阔的道路(2) [correct reason]∶正确的道理合于大道...
殆庶的意思:(1).《易·繫辞下》:“子曰:‘ 颜 氏之子,其殆庶几乎!’”后以“殆庶”指贤德者。《后汉书·黄宪传论》:“ 宪 隤然处顺,渊乎其似道,浅深莫臻其分,清浊未议其方,若及门於 孔 氏,其殆庶乎!” 南朝 梁 刘孝标 《辩命论》:“ 游 夏 之英才, 伊 颜 之殆庶。”《隋书·李德林传》:“书契已还,立言立事,质非殆庶,何世无之。”(2).犹言近似,差不多。 唐 陈子昂 《临卭县令封君遗爱碑》:“夫其忠信之教,宽猛之机,古之官人,君其殆庶乎?”...
旦暮的意思:◎ 旦暮 dànmù[morning and evening—in a short time] 同旦夕。早晨和傍晚,比喻短暂的时间吾攻赵,旦暮且下。——《史记·魏公子列传》...
道义的意思:[释义](名)道德和正义。 [构成]并列式:道+义 [例句]人应该讲道义。(作宾语)...
道日的意思:指修养达到崇高境界之日。 清 陈确 《与吴仲木书》:“痴顽若此,因得苟全性命于此世,然去道日远矣。”...
刀锯的意思:...
得人的意思:◎ 得人 dérén[choose the right person for the right job] 用人得当...
得非的意思:犹得无,莫非是。《魏书·郭祚传》:“ 祚 曰:‘高山仰止。’ 高祖 曰:‘得非景行之谓?’” 唐 杜甫 《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得非 玄圃 裂,无乃 瀟湘 翻。” 清 洪昇 《长生殿·雨梦》:“呀,何处歌声,凄凄入耳,得非梨园旧人乎?”...
砥柱的意思:◎ 砥柱 dǐzhù[DiZhu,Mountain] 山名,位于河南三门峡以东黄河急流中,形象像柱...
抵死的意思:...
典雇的意思:典押出雇。《元典章·刑部五·烧埋》:“ 宋换儿 已正典刑,据家属处合徵烧埋银五十两。既是在家母老子幼,止有妻 阿徐 侍养,乞化过日,别无折挫,亦无以次可以典雇人口,依准本部所拟,免徵施行。”...
丁艰的意思:即丁忧。亦称丁家艰。《晋书·周光传》:“ 陶侃 微时,丁艰,将葬,家中忽失牛而不知所在。” 宋 邵伯温 《闻见前录》卷四:“初以秘书丞 吕 公 大忠 为副使,命下, 大忠 丁家艰,詔起復未行。” 明 陈恂 《余庵杂录》卷下:“及临期, 徐 丁艰不入闈,而 夏 於是科获雋。”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鬨丁》:“ 魏 党暴横之时,我丁艰未起,何曾伤害一人。”...
洞究的意思:深入探求。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四凶》:“非夫克明躁静之本,洞究存亡之域,临财无苟得,临难无苟免,而能索身於坦夷者,未之有也。”《元史·张文谦传》:“ 文谦 蚤从 刘秉忠 ,洞究术数;晚交 许衡 ,尤粹於义理之学。” 清 王韬 《瓮牖馀谈·外国牙科》:“独至西国医生,於牙疾实能洞究其原。”...
锻炼的意思:[释义](1) (动)通过体育运动使身体强壮;培养勇敢、机警等品德。锻炼身体。(作谓语) (2) (动)通过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使政治觉悟、工作能力提高。 [构成]并列式:锻+炼 [同义]磨炼、锤炼...
端居的意思:谓平常居处。 唐 孟浩然 《临洞庭赠张丞相》诗:“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明 雷士俊 《寄王筑夫》诗:“寂寞荒村静,端居念远朋。” 清 钮琇 《觚賸续编·淄川小圣人》:“先生端居缄默;遇有问难,輒指画谈议,衮衮滔滔,竟晷不倦。”...
谔谔的意思:◎ 谔谔 è’è[honest criticism] 正言批评众人之唯唯,不若直士之谔谔。——《韩诗外传》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史记·商君传》...
耳食的意思:[释义](动)〈书〉听别人这样说就信以为真。 [构成]主谓式:耳|食 [同音]耳石...
而已的意思:[释义](助)罢了,常常同“不过、只是、仅仅”等等呼应。只不过随便说说~。 [构成]附加式...
而后的意思:[释义](1) (副)以后;然后。确有把握而后动手。(作状语) (2) (连)然后(紧接着上面的动作去做)。先学习而后实践。 [构成]附加式...
而公的意思:犹言你老子。倨傲的自称语。《史记·留侯世家》:“ 汉王 輟食吐哺,駡曰:‘竖儒,几败而公事!’” 司马贞 索隐:“而公, 高祖 自谓也。”《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酈生 曰:‘举大事不细谨,盛德不辞让。而公不为若更言!’”...
二氏的意思:指佛、道两家。 唐 韩愈 《重答张籍书》:“今夫二氏之所宗而事之者,下乃公卿辅相,吾岂敢昌言排之哉?” 宋 文天祥 《义阳逸叟曾公墓志铭》:“维二氏之蔽於死生兮,小其用於一身。” 清 阮元 《<国朝汉学师承记>序》:“两 汉 经学所以当尊行者,为其去圣贤最近,而二氏之説未起也。” 胡适 《费氏父子的学说》:“山林幽简之儔行于一室,名曰二氏。 老 氏,其徒静坐相传为专养心性。佛氏,其徒静坐相传为专悟心性。”...
范金的意思:用模子浇铸金属品。范,通“ 范 ”。《礼记·礼运》:“后圣有作,然后脩火之利,范金合土,以为臺榭宫室牖户。” 孔颖达 疏:“范金者,谓为形范以铸金器。” 清 龚自珍 《纵难送曹生》:“天下范金、摶垸、削楮、揉革、造木几,必有伍。”(1).以模子浇铸金属。 唐 白行简 《金在鎔》诗:“巨橐方鎔物,洪鑪欲范金。” 宋 曾敏行 《独醒杂志》卷二:“ 南仲 因请更定晷漏,帅大喜,命 南仲 召匠制之,遂范金为壶,刻木为箭。” 清 黄宗羲 《张南垣传》:“ 汉 唐 以来,梵天帝释圣主名臣之像皆以绘画,其后稍...
凡百的意思:[释义](形)一切。 [构成]偏正式:凡(百 [例句]凡百事务。(作定语)...
风雅的意思:◎ 风雅 fēngyǎ(1) [elegant;refined]∶文雅。端庄的或高雅的,尤指外貌或举止端庄的或高雅的举止风雅(2) [of poems;literary pursuit]∶《诗经》有《国风》、《大雅》、《小雅》等部分,后世用风雅泛指诗文方面的事...
风物的意思:◎ 风物 fēngwù[scenery] 风景和物品。喻指大气候风物长宜放眼量...
风骚的意思:[释义](1) (名)风指《诗经》的《国风》;骚指屈原的《离骚》;后代用来泛称文学。 (2) (形)指妇女举止轻佻。 [构成]并列式:风+骚...
福祚的意思:(1).福禄;福分。《左传·昭公十五年》:“福祚之不登,叔父焉在?”《后汉书·刘表传》:“长享福祚,垂之后嗣。” 唐 白居易 《隋堤柳》诗:“ 煬天子 ,自言福祚长无穷。”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徵梦·仪铭袁宗皋》:“夫以残膏剩黛,神已先示,则其福祚有限可知。”(2).指福利。 李大钊 《“今”与“古”》:“随着平和与福祚,知识与发明,将重行开始为进一步的发展。”(3).赐予福禄。 汉 荀悦 《汉纪·高后纪》:“ 高后 女主制政……及福祚诸 吕 ,大过渐至,纵横杀戮,鴆毒生於豪彊。”...
扶持的意思:[释义](1) (动)搀扶。 (2) (动)扶助;护持。 [构成]并列式:扶+持 [同义]扶植...
膏火的意思:(1).照明用的油火。 南朝 梁 何逊 《为衡山侯与妇书》:“心如膏火,独夜自煎。” 宋 苏轼 《上元夜》诗:“今年江海上,云房寄山僧,亦復举膏火,松间见层层。” 明 陈汝元 《金莲记·重贬》:“相逢顷刻时,离情又催,心如膏火有谁知。” 清 方文 《穷冬六咏·无油》:“坐不惜膏火,愁随更漏长。”(2).特指夜间读书用的灯火。因亦借指勤学苦读。 唐 杜甫 《奉酬薛十二丈判官见赠》诗:“不是无膏火,劝郎勤六经。” 宋 苏轼 《送蜀僧去尘》诗:“十年读《易》费膏火,尽日吟诗愁肺肝。” 清 蒲松龄...
膏火的意思:(1).照明用的油火。 南朝 梁 何逊 《为衡山侯与妇书》:“心如膏火,独夜自煎。” 宋 苏轼 《上元夜》诗:“今年江海上,云房寄山僧,亦復举膏火,松间见层层。” 明 陈汝元 《金莲记·重贬》:“相逢顷刻时,离情又催,心如膏火有谁知。” 清 方文 《穷冬六咏·无油》:“坐不惜膏火,愁随更漏长。”(2).特指夜间读书用的灯火。因亦借指勤学苦读。 唐 杜甫 《奉酬薛十二丈判官见赠》诗:“不是无膏火,劝郎勤六经。” 宋 苏轼 《送蜀僧去尘》诗:“十年读《易》费膏火,尽日吟诗愁肺肝。” 清 蒲松龄...
高文的意思:(1). 汉高祖 刘邦 和 汉文帝 刘恒 的并称。 汉 班固 《封燕然山铭》:“将上以攄 高 文 之宿愤,光祖宗之玄灵。”(2). 唐高祖 李渊 和 唐太宗 (谥 文皇帝 ) 李世民 的并称。 唐 杜牧 《感怀诗》:“ 高 文 会 隋 季,提剑徇天意。”(3).指优秀诗文。亦用作对对方诗文的敬称。 晋 葛洪 《抱朴子·喻蔽》:“格言高文,岂患莫赏而减之哉。” 宋 曾巩 《回傅侍讲启》:“高文大策,久耸动於朝端。” 清 黄鷟来 《咏怀》之六:“高文存逸调,豁达远权利。”...
高文的意思:(1). 汉高祖 刘邦 和 汉文帝 刘恒 的并称。 汉 班固 《封燕然山铭》:“将上以攄 高 文 之宿愤,光祖宗之玄灵。”(2). 唐高祖 李渊 和 唐太宗 (谥 文皇帝 ) 李世民 的并称。 唐 杜牧 《感怀诗》:“ 高 文 会 隋 季,提剑徇天意。”(3).指优秀诗文。亦用作对对方诗文的敬称。 晋 葛洪 《抱朴子·喻蔽》:“格言高文,岂患莫赏而减之哉。” 宋 曾巩 《回傅侍讲启》:“高文大策,久耸动於朝端。” 清 黄鷟来 《咏怀》之六:“高文存逸调,豁达远权利。”...
公绪的意思:复姓。 汉 有 公绪恭 ,见《后汉书·党锢传序》。...
公强的意思:公正刚强。《北史·张彝传》:“ 彝 性公强有风气,歷览经史,袭祖侯爵。”《南史·臧盾传》:“﹝ 盾 ﹞后累迁御史中丞,性公强,甚称职。”《明史·周广传》:“﹝ 广 ﹞平生严冷无笑容。居官公强,弗受请託,士类莫不惮之。”...
冠冕的意思:[释义](1) (名)古代帝王、官员戴的帽子。 (2) (名)冠冕堂皇;体面。无冠冕之皇帝。(作定语) [构成]并列式:冠+冕...
关注的意思:[释义](动)关心重视。 [构成]并列式:关+注 [例句]多蒙关注。(作谓语)这件事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作宾语)[同义]关心、关怀、关切...
国难的意思:[释义](名)国家的患难,特指由外国侵略造成的国家灾难。 [构成]偏正式:国(难 [例句]那时;国难当头;他毅然参加了革命。(作主语)...
海内的意思:[释义](名)古人认为我国疆土四面环海,因此称国境以内为海内。 [构成]偏正式:海(内 [例句]海内存知己。(作主语)...
海滨的意思:◎ 海滨 hǎibīn(1) [seashore;seaside]∶与海邻接的陆地海滨疗养院(2) [beach]∶渐渐斜下的洋岸、海岸,覆盖着沙子、砾石或稍大的岩石碎片的河岸(通常原先位于水面之上,且不长草木),亦指沿岸沉积的沙子、砾石或岩片的海岸地带...
颔首的意思:[释义](动)〈书〉点头。 [构成]动宾式:颔|首 [例句]在街上遇见她;我只是颔首打了一下招呼。(作谓语)...
何由的意思:亦作“ 何繇 ”。1.从何处,从什么途径。《楚辞·天问》:“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汉 王褒 《四子讲德论》:“僕虽嚚顽,愿从足下。虽然,何由而自达哉!” 唐 王昌龄 《送韦十二兵曹》诗:“出处两不合,忠贞何由伸?”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六:“ 晋 张华 有鸚鵡,每出还,輒説僮僕好恶。一日,寂无言; 华 问其故,曰:‘被禁在瓮中,何繇得知?’” 鲁迅 《野草·墓碣文》:“痛定之后,徐徐食之。然其心已陈旧,本味又何由知?”(2).怎能。 南朝 宋 谢灵运 《石门新营所住四面高山迴溪石濑修竹...
弘道的意思:(1).弘扬大道,弘扬正道。《论语·卫灵公》:“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唐 吴兢 《贞观政要·论规谏太子》:“尽情义以兼极,谅弘道之在人。” 清 梅曾亮 《吴府君墓表》:“儒者避其名而不復权其义,世因以儒之行病不广大,岂所谓能弘道者乎?”(2).大道;正理。 三国 魏 何晏 《景福殿赋》:“上则崇稽古之弘道,下则阐长世之善经。”《文选·陆机<皇太子宴玄圃宣猷堂有令赋诗>》:“皇上继隆,经教弘道。” 李周翰 注:“以经教天之大道也。”...
胡为的意思:何为,为什么。《诗·邶风·式微》:“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礼记·檀弓上》:“夫古之人,胡为而死其亲乎?”《汉书·黥布传》:“胡为废上计而出下计?” 颜师古 注:“胡,何也。” 唐 李白 《蜀道难》诗:“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宋 苏轼 《郑州别后马上寄子由》诗:“不饮胡为醉兀兀,此心已逐归鞍发。” 明 高启 《赠金华隐者》诗:“嗟我胡为在尘网,远望高峰若天壤。” 何其芳 《画梦录·扇上的烟云》:“你这些话又胡为而来?我一点儿也不能追踪你思想的道路。”胡作非为;任意乱来。《京本通俗小说·拗相...
虎踞的意思:(1).如虎之蹲踞。比喻人物威武。 宋 李石 《续博物志》卷十:“ 商容 与 殷 民观 周 师之入……见 太公 ,曰:‘吾新君也。’ 容 曰:‘非也。其人虎踞而鹰趾,当敌将众,威怒自倍。’”(2).喻指地形的雄壮险要。《太平御览》卷一五六引 晋 张勃 《吴录》:“ 刘备 曾使 诸葛亮 至京,因观 秣陵 山阜,乃嘆曰:‘ 钟山 龙蟠, 石头 虎踞,帝王之宅也。’” 唐 李白 《金陵歌送别范宣》:“ 石头 巉巖如虎踞,凌波欲过沧 江 去。”(3).形容怪石雄伟之状。 唐 王绩 《游北山赋》:“石当阶而...
虎变的意思:(1).谓虎皮的花纹斑斓多彩。比喻因时制宜,革新创制,斐然可观。《易·革》:“九五。大人虎变,未占有孚。象曰:大人虎变,其文炳也。” 孔颖达 疏:“损益前王,创制立法,有文章之美,焕然可观,有似虎变,其文彪炳。”《关尹子·三极》:“圣人道虽虎变,事则鳖行。”《魏书·律历志下》:“伏维陛下,当璧膺符,大横协兆,乘机虎变,抚运龙飞。”(2).喻非常之人出处行动变化莫测。 唐 李白 《梁甫吟》:“大贤虎变愚不测,当年颇似寻常人。”亦用以喻文章的绮丽变化。 晋 陆机 《文赋》:“或虎变而兽扰,或龙见而鸟澜。”...
遑论的意思: 拼音:Huánglùn释义:〈书〉不必论及;谈不上:生计无着,~享乐。 “遑”是形声字,其本义是“急迫”。...
惠普的意思: 是一家来自美国的资讯科技公司,主要专注生产于打印机、数码影像、软件、计算机与资讯服务等业务。2002年收购了美国著名的电脑公司康柏电脑。 中国惠普有限公司总部位于北京,在上海等九座城市都设有分公司。...
祭祀的意思:[释义](动)旧俗备供品向神佛或祖先致祭行礼,表示崇敬并求保佑。 [构成]并列式:祭+祀 [例句]举行祭祀活动。(作定语)...
脊梁的意思:◎ 脊梁 jǐliáng[back] 〈方〉∶脊背脊梁骨...
积愫的意思:多年的真情。 清 程麟 《此中人语·吴某》:“每於鬼卒出外时,夫妇倾叙积愫,几不欲返。”《人民文学》1979年第2期:“他把我搂起,一倾积愫,泪水汪汪了。”《新华文摘》1981年第11期:“﹝副队长﹞却是真正能够了解他,能够看透他的人,和这样的人相处才可以痛痛快快地倾吐积愫。”...
即如的意思:◎ 即如 jírú[as] 正像;就像即如你所说,她是个水性杨花的人...
即此的意思:就此;只此。 唐 韩愈 《秋怀诗》之五:“庶几遗悔尤,即此是幽屏。” 清 李渔 《奈何天·师捷》:“好一个山名。凤为百鸟之王,又是祥瑞之物,即此就是佳祥了。”...
及物的意思:◎ 及物 jíwù(1) [transitive](2) [指动词类型]∶表示由动作者或主语带给宾语动作的(3) [指语法结构]∶包含有及物动词的形式的...
僭窃的意思:(1).越分窃取。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上:“ 淮西 贼将僭窃,问仪注于 鲁公 。” 宋 陈亮 《上光宗皇帝鉴成箴》:“五闰失驭,伪主僭窃,纲常丝棼,宇县瓜裂。” 清 侯方域 《王猛论》:“当 猛 之隐于 华阴 也, 姚氏 、 石氏 多雄略之主,岂不能出而佐之?以为是 氐 、 羌 僭窃者,而非其志也。” 郭沫若 《十批判书·古代研究的自我批判》:“但近时的新史学家有的竟连这个发现都不承认,以为称王者仍是化外诸国的僭窃。”(2).指僭窃者。 宋 岳飞 《奏辞检校少保第二札子》:“伏念臣本无才术,...
简书的意思:用于告诫、策命、盟誓、征召等事的文书。亦指一般文牍。《诗·小雅·出车》:“岂不怀归,畏此简书。” 朱熹 集传:“简书,戒命也。”《左传·闵公元年》:“简书,同恶相恤之谓也。请救 邢 以从简书。”《后汉书·方术传上·段翳》:“又有一生来学,积年,自谓略究要术,辞归乡里。 翳 为合膏药,并以简书封於筒中,告生曰:‘有急发视之。’” 唐 钱起 《送李评事赴潭州使幕》诗:“谩説简书催物役,遥知心赏缓王程。” 宋 王安石 《答林中舍启》二:“去德不远,向风诚勤,日有简书之烦,久无竿牘之献。” 清 恽敬 《北山...
健举的意思:犹健拔。 清 赵翼 《瓯北诗话·白香山诗》:“《北征》、《南山》皆用仄韵,故气力健举。” 清 包世臣 《再与杨季子书》:“ 退之 酷嗜 子云 ,碑版或至不可读,而书説健举浑厚,宜为宗匠。”...
建树的意思:◎ 建树 jiànshù(1) [establish;set up]∶建立;树立建树贤戚。——《陈书·衡阳宪王昌传》(2) [contribution]∶成就;功绩虽无多大建树,却官运亨通》...
艰屯的意思:艰难。 晋 潘岳 《怀旧赋》:“涂艰屯其难进,日晼晼而将暮。” 唐 陆贽 《奏请许浑瑊李晟等诸军兵马自取机便状》:“时方艰屯,下陵上替。” 清 恽敬 《祭张皋文文》:“春官駮放,归途载阻,共职四门,艰屯可数。”...
教化的意思:◎ 教化 jiàohuà(1) [domesticate;civilize;educate;train in good manners]∶使能从事,习于或适应家内生活给受教化的女囚犯以家政教育(2) [missionize]∶从中指导传教或做传教工作...
进化的意思:[释义](动)事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逐渐变化。 [构成]附加式 [例句]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进化。(作谓语)〈外〉日语。...
九夷的意思:(1).古代称东方的九种民族。亦指其所居之地。《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 何晏 集解引 马融 曰:“东方之夷有九种。”《后汉书·东夷传》:“夷有九种。曰:‘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 明 袁衮 《远游赋》:“昔 孔 圣之周流兮,居九夷而弗陋。”一说指玄菟、乐浪、高骊、满饰、凫更、索家、东屠、倭人、天鄙。见《尔雅·释地》“九夷”疏。(2).泛称少数民族。《书·旅獒》:“遂通道於九夷八蛮。” 孔 传:“九、八,言非一。”《文子·精诚》:“故 秦 楚 燕 魏 之歌,...
龃龉的意思:◎ 龃龉 jǔyǔ[discord as the upper and lower teeth not meeting properly] 上下牙齿对不齐,比喻意见不合,互相抵触其志龃龉。——《太玄·亲》谁能坐此苦,龃龉于其中。——白居易《达里》...
蹶然的意思:亦作“蹷然”。1.颠仆貌。 三国 魏 曹丕 《列异传》:“儿随父入山,父忽蹶然倒地,乃变成白鹿。” 宋 沉括 《梦溪笔谈·杂志一》:“ 契丹 北境有跳兔,形皆兔也,但前足纔寸许,后足几一尺。行则用后足跳,一跃数尺,止则蹶然仆地。”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向杲》:“ 焦桐 返马而射,中虎腹,蹷然遂毙。”(2).疾起貌。《逸周书·太子晋》:“ 师旷 蹶然起曰:‘瞑臣请归。’” 孔晁 注:“蹶然,疾貌。”《汉书·陆贾传》:“於是 佗 乃蹶然起坐。” 李一 《荆宜施鹤光复记序》:“ 唐君 蹶然起曰:‘此...
君子的意思:[释义](名)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后来指人格高尚的人。 [构成]偏正式:君(子 [例句]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作定语)...
恺悌的意思:亦作“ 愷弟 ”。和乐平易。《左传·僖公十二年》:“《诗》曰:‘愷悌君子,神所劳矣。’” 杜预 注:“愷,乐也;悌,易也。”《汉书·张禹传》:“ 宣 为人恭俭有法度,而 崇 愷弟多智,二人异行。” 宋 苏辙 《颍滨遗老传下》:“愷弟之政,后世称焉。” 明 无名氏 《白兔记·见儿》:“感夫人愷悌仁慈。” 郭沫若 《苏联纪行·六月三十日》:“他那慈祥恺悌的面貌是愈见发福了。”...
堪称的意思:注音: ...
科学的意思:[释义](1) 基本义:(名)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的知识体系。 (2) (形)合乎科学的。 [构成]偏正式:科(学 [例句]这种方法不科学。(作谓语)[反义]迷信...
可恶的意思:◎ 可恶 kěwù[abhorrent;abominable;detestable;loathsome;odious] 令人厌恶恼恨可恶之极◎ 可恶 kěwù[abhor;abominate;loathe;be disgusted at] 憎恶大人最可恶他,一向是不许他上门的...
控诉的意思:[释义](动)向有关机关或公众陈述受害经过,请求对于加害者做出法律的或舆论的制裁。 [构成]偏正式:控〔诉 [例句]控诉旧社会。(作谓语)...
空青的意思:(1).孔雀石的一种。又名杨梅青。产于 川 赣 等地。随铜矿生成,球形、中空,翠绿色。可作绘画颜料,亦可入药。《隋书·礼仪志五》:“其下施重层,以空青雕鏤为龙凤象。” 唐 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论画体工用拓写》:“山不待空青而翠,凤不待五色而綷。是故运墨而五色具,谓之得意。”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石四·空青》﹝集解﹞引 汉 刘向 《别录》:“空青生 益州 山谷及 越巂山 有铜处,铜精熏则生空青,其腹中空。” 清 龚自珍 《送吴君序》:“怪鸟悲鸣,日暮冥冥,求所谓奇虬、巨鲸、大珠、空青,卒无有...
狂澜的意思:[释义](名)巨大的波浪,比喻动荡不定的局势或猛烈的潮流。 [构成]偏正式:狂(澜 [例句]力挽狂澜。(作宾语)...
鲲鹏的意思:(1).古代传说中能变化的大鱼和大鸟。语本《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鯤;鯤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南朝 梁武帝 《孝思赋》:“察蟭螟於蚊睫,观鯤鹏於北溟。” 唐 杜甫 《泊岳阳城下》诗:“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鯤鹏。” 罗惇曧 《文学源流·周秦诸子总论》:“冥灵大椿之寿,朝菌蠓蚋之夭,鯤鹏之大等喻,《列子·汤问篇》语,《庄子·逍遥游》引之。”(2).古代传说中的大鹏鸟。即鲲鱼变化成的鹏鸟。 宋 苏轼 《催试官考较戏作》诗:“...
赖学的意思:犹逃学。《何典》第六回:“你赖学也赖得有方有寸,怎么鷂子断着纬,许久弗进学堂门?” 章炳麟 《新方言·释言》:“小儿倦欲休学谓之赖学。”《吴歌甲集·先生教我<大学>》:“先生教我《大学》,我教先生赖学。”...
李杜的意思:(1). 东汉 李固 、 杜乔 的并称。《后汉书·李杜传赞》:“ 李 杜 司职,朋心合力。致主 文 宣 ,抗情 伊 稷 。”(2). 东汉 李膺 、 杜密 的并称。《后汉书·党锢传·杜密》:“党事既起,免归本郡,与 李膺 俱坐,而名行相次,故时人亦称 李 杜 焉。”(3). 东汉 李云 、 杜众 的并称。 宋 洪迈 《容斋四笔·四李社》:“ 弘农 五官掾 杜众 ,伤 云 以忠諫获罪,上书愿与 云 同日死。帝愈怒,下廷尉,皆死狱中。其后 襄楷 上言,亦称为 李 杜 。” 清 赵翼 《陔馀...
历劫的意思:佛教语。谓宇宙在时间上一成一毁叫“劫”。经历宇宙的成毁为“歷劫”。后统谓经历各种灾难。 南朝 梁 沉约 《为文惠太子礼佛愿疏》:“歷劫多幸,夙世善缘。” 金 刘迎 《连日雪恶用聚星堂雪诗韵》:“后生旷世安敢望,故事歷劫徒能説。”《红楼梦》第一二○回:“岂知 宝玉 是下凡歷劫的,竟哄了老太太十九年。” 清 谭嗣同 《<仁学>自序》:“歷劫之下,度尽诸苦厄。” 金一 《文学上之美术观》:“歷劫而久者,金石之所以贵。”...
琳琅的意思:◎ 琳琅 línláng[beautiful jade;gem] 精美的玉石,比喻美好珍贵的东西...
令誉的意思:◎ 令誉 lìngyù[good fame] 美好的名声幼有令誉。——《周书·肖瓛传》...
隆污的意思:亦作“ 隆污 ”。高与低。喻盛衰兴替。语出《礼记·檀弓上》:“道隆则从而隆,道污则从而污。” 郑玄 注:“污,犹杀也。有隆有杀,进退如礼。”《旧唐书·路随传》:“ 随 藏器韜光,隆污一致,可谓得君子中庸而常居之也。” 宋 苏辙 《祭宝月大师宗兄文》:“行有利病,势有隆污,始终一意,不为薄厚。” 明 归有光 《华亭蔡氏新谱序》:“孰知故家大族实有与国相维持者,繫风俗世道之隆污,所不可不重也。” 孙中山 《<建国方略>自序》:“是故政治之隆污,係乎人心之振靡。”...
弄潮的意思:◎ 弄潮 nòngcháo[boat race or swimming race on the tide] 在潮中戏水父老不知招屈恨,少年争作弄潮游。——苏辙《竞渡》弄潮之乐...
龙虎的意思:◎ 龙虎 lónghǔ(1) [manner of an emperor]∶形容皇帝的气派(2) [hero; warrior]∶比喻英雄豪杰皆为龙虎。——《史记·项羽本纪》...
露布的意思:[释义](1) (名)〈书〉檄文。 (2) (名)〈书〉军中捷报。 (3) (名)古代不封口的诏书或奏章。 (4) (名)〈方〉通告。 [构成]偏正式:露(布...
禄蠹的意思:窃食俸禄的蛀虫。喻指贪求官位俸禄的人。《红楼梦》第十九回:“凡读书上进的人,你就起个外号儿,叫人家‘禄蠹’。”《红楼梦》第一一五回:“ 寳玉 道:‘他説了半天并没个明心见性之谈,不过説些什么“文章经济”,又説什么“为忠为孝”。这样人可不是个“禄蠹”么?’” 蔡元培 《在国语传习所的演说》:“他反对禄蠹,提倡纯粹美感的文学。”《花城》1981年增刊第3期:“你是雅人高士,我也不是官迷禄蠹。”...
闾阎的意思:(1).里巷内外的门。后多借指里巷。《史记·平準书》:“守閭阎者食粱肉,为吏者长子孙,居官者以为姓号。” 唐 白居易 《湖亭望水》诗:“岸没閭阎少,滩平船舫多。” 清 薛福成 《应诏陈言疏》:“以臣所见,閭阎十室九空,而百物昂贵,小民奔走拮据,艰於生计。”(2).泛指民间。《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论》:“ 甘茂 起 下蔡 閭阎,显名诸侯,重彊 齐 楚 。”《梁书·处士传·何胤》:“顷者学业沦废,儒术将尽,閭阎搢绅,尠闻好事。”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五:“皆言衣食于官久,不愿为农,又皆习弓刀,一...
满天的意思:◎ 满天 mǎntiān[all over the sky;skyful] 充满或布满天空,形容数量多满天星斗...
髦士的意思:英俊之士。《诗·小雅·甫田》:“攸介攸介,烝我髦士。” 毛 传:“髦,俊也。”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陆机<羇宦>》:“朱黻咸髦士,长缨皆俊民。”《水浒后传》第三八回:“尔宜奠主海邦,统御髦士,作东南之保障。”...
蒙昧的意思:◎ 蒙昧 méngmèi(1) [uncultured;barbaric;uncivilized]∶指未开化的原始状态蒙昧时代(2) [ignorant;benighted;illiterate]∶愚昧,不通事理蒙昧无知...
迷误的意思:亦作“ 迷悮 ”。1.迷惑谬误。《三国志·魏志·公孙度传》“ 渊 遣使南通 孙权 ,往来赂遗”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既不欲劳动干戈,远涉大川,费役如彼,又悼边陲遗餘黎民,迷误如此。” 唐 骆宾王 《和道士闺情诗启》:“类西 秦 之镜,照彻心灵;同南指之车,导引迷悮。” 宋 王禹偁 《谢赐御制逍遥咏秘藏诠表》:“足可以指迷悮於羣生,扇穆清於四海。” 孙中山 《行易知难·知行总论》:“欲使后知后觉者,了然於向来之迷误,而翻然改图。”(2).使迷惑;贻误。 汉 焦赣 《易林·损之...
弥天的意思:◎ 弥天 mítiān[monstrous] 满天;漫天弥天大祸...
民权的意思:[释义](名)旧时指人民在政治上的民主权利。 [构成]偏正式:民(权...
冥顽的意思:[释义](形)〈书〉昏庸顽钝。 [构成]并列式:冥+顽 [例句]冥顽不灵。(作状语)...
鸣鼓的意思:(1).即鼓。《楚辞·九歌·国殇》:“霾两轮兮縶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淮南子·氾论训》:“撞大鐘,击鸣鼓,奏《咸池》,扬干戚。”(2).击鼓。 三国 魏 曹植 《洛神赋》:“ 冯夷 鸣鼓, 女媧 清歌。” 唐 刘禹锡 《同乐天和微之深春好》之七:“盗息无鸣鼓,朝迴自走车。” 宋 徐竟 《高丽图经·礼成港》:“舟侧欲倾,人大恐惧,即鸣鼓招众。”(3).借指声讨。 宋 周密 《齐东野语·作邑启事》:“每嗟民力,至叔世而张弓;欲竭吏能,恐圣门之鸣鼓。” 宋 叶适 《兵部尚书蔡公墓志铭》:“昔 子...
明夷的意思:(1).六十四卦之一。即离下坤上。《易·明夷》:“明夷,利艰贞。” 孙星衍 集解引 郑玄 曰:“夷,伤也,日出地上,其明乃光,至其入地,明则伤矣,故谓之明夷。”后因以比喻昏君在上,贤人遭受艰难或不得志。《汉书·五行志中之上》:“ 京房 《易传》曰:‘贤者居明夷之世,知时而伤,或众在位,厥妖鸡生角。’”《宋书·孝义传·龚颖》:“臣闻运缠明夷,则艰贞之节显;时属栋挠,则独立之操彰。” 唐 李白 《与诸公送陈郎将归衡阳诗》序:“ 仲尼 旅人, 文王 明夷,苟非其时,圣贤低眉。” 清 魏源 《定军山武侯祠》诗...
眸子的意思:◎ 眸子 móuzi[pupil of the eye;eye] 同“眸”。本指瞳人,泛指眼睛...
木棉的意思:◎ 木棉 mùmián[kapok;silk cotton] 木棉科吉贝树种子外面的丝质纤维。也指一种常绿乔木,产于热带,高可数十丈...
南亩的意思:◎ 南亩 nánmǔ[field] 指田野转而缘南晦(晦,同“亩”)。——《汉书·食货志》引汉· 贾谊《论积贮疏》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唐· 杜牧《阿房宫赋》...
南荒的意思:指南方荒凉遥远的地方。《晋书·陆机传》:“輶轩骋於南荒,衝輣息於朔野。”《太平广记》卷二六四引 唐 房千里 《投荒杂录·南荒人娶妇》:“南荒之人娶妇……往趋虚路以侦之,候其过,即擒缚,拥归为妻。” 明 高启 《韩子》诗:“自古南荒窜逐过,佞臣元少直臣多。” 田汉 《冯法祀先生黔桂开辟工程写生画展》诗之二:“南荒一例成前敌,喜见精诚结 汉 瑶 。”...
蹑级的意思:(1).顺着台阶逐级上下。 宋 洪迈 《夷坚支志景·蓬头小鬼》:“遂相携开关而走,歷阶十餘层,不暇躡级,袞攧趣下。”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二》:“由东北躡级盘崖而登,巖门向东,踞山之半。” 清 冯廷櫆 《黄鹄矶》诗:“山雨初来楼角暗,躡级欲下心忡忡。”(2).指逐级提拔。《资治通鉴·唐玄宗开元十八年》:“ 光庭 始奏用循资格,各以罢官若干选而集,官高者选少,卑者选多,无问能否,选满即注,限年躡级,毋得踰越,非负谴者,皆有升无降。”...
旁午的意思:(1).亦作“ 旁迕 ”。交错;纷繁。 汉 王褒 《洞箫赋》:“气旁迕以飞射兮,驰散涣以逫律。”《汉书·霍光传》:“受璽以来二十七日,使者旁午,持节詔诸官署徵发。” 颜师古 注:“一从一横为旁午,犹言交横也。”《剪灯馀话·秋夕访琵琶亭记》:“旁午纷紜,殊无寧月。” 曹亚伯 《武昌革命真史》:“本军政府当军事旁午之际,势不能并谋兼顾,为吾乡僻同胞尽完全保护之责。”(2).四面八方;到处。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永宁寺》:“ 尔朱荣 不臣之跡,暴於旁午;谋 魏 社稷,愚智同见。” 宋 刘克庄 《运...
培护的意思:◎ 培护 péihù[cultivate and look after] 培育和保护培护草地...
鹏翥的意思:鹏飞。比喻气象宏伟。 南朝 梁元帝 《黄门侍郎刘孝绰墓志铭》:“曰风曰雅,文章动神,鹤开 阮瑀 ,鹏翥 杨循 。”...
破空的意思:划破长空。《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那 顾肯堂 重新和了弦弹起来;弹得一时金戈铁马破空而来,一时流水落花悠然而去。”...
奇葩的意思:(1).珍奇的花。 汉 司马相如 《美人赋》:“奇葩逸丽,淑质艶光。” 明 朱鼎 《玉镜台记·庆赏》:“只见万种奇葩呈艶丽,十分春色在枝头。” 郭沫若 《蔡文姬》第五幕:“春兰秋菊呵竟放奇葩,熏风永驻呵吹绿天涯!”(2).喻出众的作品。 碧野 《名城颂》:“﹝《丝路花雨》﹞这朵鲜艳多姿的艺术奇葩,给死者以怀念,给生者以欣慰。”...
其与的意思:犹难道。《左传·昭公十七年》:“其居火也久矣,其与不然乎。” 杜预 注:“言必然也。”...
气力的意思:◎ 气力 qìlì(1) [physical strength;power]∶体力;力气没有说话的气力(2) [energy;vigour]∶精力费尽气力去解释(3) [actual strength;strength]∶实力;力量争于气力。——《韩非子·五蠹》气力微薄(4) [power;influence]∶权势;势力仗气力(5) [ability;talent]∶才气;才力气力充沛...
千载的意思:千年。形容岁月长久。《汉书·王莽传上》:“於是羣臣乃盛陈‘ 莽 功德致 周 成 白雉之瑞,千载同符’。” 唐 韩愈 《歧山下》诗:“自从 公旦 死,千载閟其光。” 清 昭槤 《啸亭杂录·三年丧》:“惟我 纯皇 孝挚性成,力阻浮议,使千载之陋,更於一旦。”...
千秋的意思:[释义](1) (名)泛指很长久的时间:千秋万代。 (2) (名)敬辞;称人寿辰。 [构成]偏正式:千(秋...
千里的意思:◎ 千里 qiānlǐ[the winged steed] 指千里马先王之千里。——《吕氏春秋·察今》...
千金的意思:[释义](1) (名)很多的钱。 (2) (名)敬辞;称别人的女儿。 [构成]偏正式:千(金 [例句]生了个千金。(作宾语)...
强项的意思:强项:亦作“ 彊项 ”。 1.谓刚正不为威武所屈。《后汉书·杨震传》:“帝尝从容问 奇 曰:‘朕何如 桓帝 ?’对曰:‘陛下之於 桓帝 ,亦犹 虞 舜 比德 唐 尧 。’帝不悦曰:‘卿强项,真 杨震 子孙。’” 唐 刘知几 《史通·直书》:“夫世事如此,而责史臣不能申其强项之风,励其匪躬之节,盖亦难矣!” 明 王世贞 《鸣凤记·幼海议本》:“ 董兄 如此忠鯁,也不愧 董宣 之强项了。”《文明小史》第四六回:“将来回国,有什么交涉,就可以据理力争,虽然不中用,也落一个强项之名。”参见“ 强项令 ”。(2)....
翘楚的意思:◎ 翘楚 qiáochǔ[outstanding person] 比喻杰出的人才或事物刘炫于数君之内,实为翘楚。—— 孔颖达《春秋正义序》医中翘楚...
窃国的意思:[释义](动)篡夺国家政权。 [构成]动宾式:窃|国 [例句]窃国大盗。(作定语)...
青苍的意思:(1).深青色。常用以形容树色、山色、天色、水色等。 唐 刘眘虚 《暮秋扬子江寄孟浩然》诗:“林山相晚暮,天海空青苍。” 清 吴敏树 《新修吕仙亭记》:“由亭中以望,凡 岳阳楼 所见,无弗同者,而青苍秀映之状,幽赏者又宜之。” 周立波 《民兵》:“近山淋着雨,青松和楠竹显得更青苍。”(2).借指山林。 宋 陆游 《过石灵三峰》诗之一:“拔地青苍五千仞,劳渠蟠屈小诗中。” 宋 秦观 《同子瞻赋游惠山》:“輟棹纵幽讨,篮舆入青苍。”(3).借指天。 唐 杜牧 《华清宫三十韵》:“钩陈裹巖谷,文陛压青...
屈指的意思:[释义](动)弯着手指头计算数目。~可数(shǔ,形容数目很少)。(作状语)...
犬儒的意思:◎ 犬儒 quǎnrú[cynic] 原指古希腊抱有玩世不恭思想的一派哲学家,后来泛指玩世不恭的人,尤指知识分子...
饶裕的意思:(1).富饶丰裕。 汉 贾谊 《新书·容经》:“饶裕不赢,迫不自丧,明是审非,察中居宜。”《警世通言·况太守断死孩儿》:“话説 宣德 年间, 南直隶 扬州府 仪真县 有一民家,姓 丘 名 元吉 ,家颇饶裕。” 清 叶廷琯 《吹网录·三河县辽碑》:“贫乏小户,必得饶裕。”(2).宽容,不苛求。 唐 元稹 《唐故越州刺史赠左散骑常侍薛公神道碑文铭》:“既去人思,赋敛多饶裕人。然而俭於用,予视其库庾案牘盈羡无逋负。”...
忍心的意思:[释义](动)能硬着心肠(做不忍做的事)。 [构成]动宾式:忍|心 [例句]你忍心去做吗?(作状语)...
任重的意思:◎ 任重 rènzhòng[lood] 负重,载重...
仁义的意思:[释义](形)〈方〉性情和蔼,通情达理。 [构成]并列式:仁+义 [例句]这个人很仁义。(作谓语)[反义]霸道...
仁民的意思:将仁爱和仁义施之于人。《孟子·尽心上》:“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清 曾国藩 《答刘孟容书》:“亲亲与民殊,仁民与物殊,乡邻与同室殊。”...
人文的意思:[释义](名)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 [构成]偏正式:人(文 [例句]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作定语)...
人情的意思:[释义](1) (名)基本义:人之常情。不近人情。(作宾语) (2) (名)情面。托人情。(作宾语) (3) (名)恩惠;情谊。 (4) (名)指礼节应酬等习俗。 (5) (名)礼物。 [构成]偏正式:人(情...
人乐的意思:人世的欢乐。《庄子·天道》:“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 成玄英 疏:“俯同尘俗,且适人世之懽;仰合自然,方欣天道之乐也。”人间的音乐。 宋 沉括 《梦溪笔谈·乐律一》:“宗庙之乐,宫为之先,其次角,又次徵,又次羽。宫、角、徵、羽相次者,人乐之叙也,故以之求人鬼。”...
人格的意思:[释义](1) (名)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 (2) (名)个人的道德品质。人格高尚。(作主语) (3) (名)人的能作为权利、义务的主体的资格。 [构成]偏正式:人(格 [例句]〈外〉日语。...
日久的意思:◎ 日久 rìjiǔ[with the passing of time;in(the) course of time] 日子长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三字的意思:(1).指古字、篆、隶三种字体。《北史·刘芳传》:“昔 汉 世造三字石经於太学,学者文字不正,多往质焉。”(2).知制诰的别称。 宋 陈师道 《何郎中出示黄公草书》诗:“一官早要称三字,二鬢何须着两毛。” 宋 洪迈 《容斋四笔·官称别名》:“ 唐 人好以它名标榜官称……‘知制誥’为‘三字’。”(3).指“莫须有”三字。 清 赵翼 《岳祠铜爵》诗:“狱冤虽已昭三字,家祭终非告两 河 。”参见“ 三字狱 ”。...
三千的意思:(1).《书·吕刑》:“墨罚之属千,劓罚之属千,剕罚之属五百,宫罚之属三百,大辟之罚二百。五刑之属三千。”后因以“三千”指古代所有的刑罚。《三国志·魏志·陈群传》:“夫三千之属,虽未可悉復,若斯数者,时之所患,宜先施用。”《晋书·谢尚传》:“夫无后之罪,三千所不过。”《南史·孔琳之传》:“若三千行於叔世,必有踊贵之尤,此五帝不相循法,肉刑不可悉復者也。”(2).泛言数目之多。 三国 魏 陈琳 《饮马长城窟行》:“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 唐 李白 《秋浦歌》之十五:“白髮三千丈,缘愁似箇长。”(3...
瑟歌的意思:《论语·阳货》:“ 孺悲 欲见 孔子 , 孔子 辞以疾,将命者出户,取瑟而歌之,使之闻之。”后谓把自己的不满暗示给对方为“瑟歌”。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马介甫》:“﹝妇﹞輒駡,谓 马 强预人家事。初闻恶声尚在闺闥,渐近 马 居,以示瑟歌之意。”...
善驭的意思:(1).谓擅长驾驭车马。亦指擅长驾驭的人。 汉 东方朔 《七谏·哀命》:“当世岂无騏驥兮,诚无 王良 之善驭。”《史记·秦本纪索隐述赞》:“ 造父 善驭,封之 赵城 。”(2).善于驱遣,使人或物服从自己的意志行动。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贼盗上》:“缉盗又莫先于善驭捕役也。”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贼盗上》:“夫所谓善驭者,岂严刑以督之,抑姑息以从事哉!”...
神州的意思:◎ 神州 shénzhōu(1) [the Divine Land (a poetic name for China)]∶古时称中国为“赤县神州”(见于《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后用“神州”做中国的别称神州大地(2) [the capital of a country]∶指京城春风杨柳万子条,六亿神州尽舜尧。——毛泽东《送瘟神》...
声光的意思:◎ 声光 shēngguāng[reputation; glory] 声誉和荣耀他在那一带有点声光...
生人的意思:[释义](1) (动)(人)出生。他是1949年生人。(作谓语) (2) (名)不认识的人。 [构成]偏正式:生(人...
是则的意思:虽则;虽然。 宋 无名氏 《张协状元》戏文第二七出:“是则无妻我身自不由己,须有爹妈在家乡尤未知。”《宋元戏文辑佚·王祥卧冰》:“是则冒寒途路遥,顺父母颜情,怎敢辞劳。”...
是在的意思:◎ 是在 shìzài[on] 用作虚词,表示一定时间或一段时间他是在星期一去世的...
是故的意思:◎ 是故 shìgù[consequently;therefore] 因此;所以是故燕虽小国而后忙,斯用兵之效也。—— 宋· 苏洵《六国论》...
势要的意思:◎ 势要 shìyào(1) [powerful person]∶有权有势、身分显要的人他一味地巴结势要(2) [powerful]∶有权势、居要职势要之家...
诗卷的意思:诗集。 唐 杜甫 《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诗:“诗卷长留天地间,钓竿欲拂珊瑚树。”《旧五代史·梁书·罗隐传》:“ 畋 女幼有文性,尝览 隐 诗卷,讽诵不已。” 清 顾炎武 《自笑》诗:“自笑今年未得归,酒樽诗卷欲何依。”...
诗教的意思:(1).本指《诗经》怨而不怒、温柔敦厚的教育作用。《礼记·经解》:“ 孔子 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 孔颖达 疏:“《诗》依违讽諫,不指切事情,故云温柔敦厚是《诗》教也。” 宋 梅尧臣 《还吴长文舍人诗卷》诗:“《诗》教始二《南》,皆著贤圣跡。” 明 海瑞 《注唐诗鼓吹序》:“古先王成就人才,由今考之,大抵‘六经’并行,《诗》教为首。”(2).泛指诗歌的教育宗旨和风格。 采畴 《<谢亦嚣诗集>序》:“ 六朝 至 陈 隋 之间,创为宫体,诗教为之一变,率皆浮靡之词,华...
诗格的意思:◎ 诗格 shīgé(1) [poetry rule]∶做诗的法则(2) [poetry style]∶诗的风格诗格不高...
诗词的意思:(1).诗的词句。 宋 梅尧臣 《张淳叟献诗永叔同永叔和之》:“ 张君 献诗诗词巧,美女插花娇醉春。” 明 吴应箕 《述怀》诗:“《咏怀》好诗词,能无自愧息。”(2).诗和词。《儒林外史》第十七回:“ 匡超人 初时不好问他,偷眼望那书上圈的花花緑緑,是些甚么诗词之类。” 郭小川 《痛悼敬爱的周总理》诗:“在病危时还一再聆听 毛主席 的光辉诗词。”...
世情的意思:[释义](名)社会上的情况,人情。 [构成]偏正式:世(情 [例句]不懂世情。(作宾语)...
世路的意思:指人生道路、社会环境或人际关系。...
世纪的意思:[释义](名)计算年代的单位,一百年为一世纪。〈外〉日语。 [构成]偏正式:世(纪 [同音]试剂...
尸位的意思:[释义](名)〈书〉空占着职位而不做事。 [构成]偏正式:尸(位 [例句]尸位误国。(作主语)...
十室的意思:(1).十户。《汉书·伍被传》:“於是百姓悲痛愁思,欲为乱者十室而六。”(2).犹言家家户户。《隋书·音乐志上》:“ 有夏 多罪, 殷 人涂炭。四海倒悬,十室思乱。”...
授业的意思:◎ 授业 shòuyè(1) [teach]∶传授学业、技艺授业弟子(2) [give estate]∶给予产业计口授业...
受惠的意思:得到好处。 宋 陈录 《善诱文·省心杂言》:“为子孙作富贵计者,十败其九;为人作善方便者,其后受惠。”《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八回:“做买卖的人,只要心平点,少看点利钱,那些贫民便受惠多了。”...
属意的意思:◎ 属意 zhǔyì[fix one’s mind on sb.or sth.] 意向集中或倾向于某人或某事...
衰朽的意思:◎ 衰朽 shuāixiǔ[decaying] 衰落;老朽 更惭衰朽质,南陌共鸣珂 ...
斯须的意思:[释义](名)〈书〉很短的时间,一会儿。 [构成]附加式 [例句]斯须我就会回来。(作状语)...
斯民的意思:指老百姓。《孟子·万章上》:“予将以斯道觉斯民也。”《管子·侈靡》:“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斯民之良也。” 晋 陆机 《答贾长渊》诗:“乃眷三哲,俾乂斯民。” 宋 曾巩 《福州上执政书》:“寇旱之餘,曾未朞岁,既安且富,至於如此, 巩 与斯民与蒙其幸!” 鲁迅 《悼杨铨》诗:“何期泪洒 江 南雨,又为斯民哭健儿。”...
四大的意思:(1).道家以道、天、地、人为四大。《老子》:“道大,天大,地大,王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按,王,当作“人”。说见 朱谦之 《老子校释》及 任继愈 《老子新译》。(2).佛教以地、水、火、风为四大。认为四者分别包含坚、湿、暖、动四种性能,人身即由此构成。因亦用作人身的代称。 晋 慧远 《明报应论》:“夫四大之体,即地、水、火、风耳,结而成身,以为神宅。”《圆觉经》:“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谓髮毛爪齿、皮肉筋骨、髓脑垢色,皆归於地;唾涕脓血、津液涎沫、痰泪精气、...
素书的意思:(1).古人以白绢作书,故以称书信。 汉 蔡邕 《饮马长城窟行》:“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 唐 杜甫 《暮秋遣兴呈苏涣侍御》诗:“久客多枉友朋书,素书一月凡一束。” 明 王錂 《春芜记·诉怨》:“怎不仗青鸞传素书,打叠下屠龙计,想鶯儔自可期。” 清 吴伟业 《鲞鹤》诗:“ 丁令 师来寄素书,羽毛零落待何如。”(2).兵书名。旧题 汉 黄石公 撰, 宋 张商英 注。以道、德、仁、义、礼五者为主旨,取 老子 之说为注释。因本文及注文多如出一手,或疑为 张商英 所伪托。 ...
夙夜的意思:◎ 夙夜 sùyè[always] 朝夕,日夜。指天天、时时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诸葛亮《出师表》...
陶陶的意思:◎ 陶陶 táotáo[happy;contended] 欢乐陶陶乐趣...
陶成的意思:(1).陶冶使成就。 汉 扬雄 《法言·先知》:“圣人乐陶成天下之化,使人有士君子之器者也。” 宋 王安石 《上皇帝万言书》:“臣愿陛下鉴 汉 、 唐 、 五代 之所以乱亡,惩 晋武 苟且因循之祸,明詔大臣,思所以陶成天下之才。”《醒世姻缘传》第三五回:“那南方中的举人进士不知费了先生多少陶成,多少指点,‘铁杵磨针’,才成正果。”(2).犹捞摸。《荡寇志》第一二○回:“那班无赖子弟弄得嫖赌精空,起心此图,想赚去卖了,陶成几个嫖赌本钱。”...
题署的意思:(1).在宫室楹联或其他器物上题写的文字。《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引用 荆州 名士 韩嵩 、 邓义 等” 裴松之 注引 晋 卫恒 《<四体书势>序》:“ 鵠 ( 梁鵠 )字 孟黄 , 安定 人。 魏 宫殿题署,皆 鵠 书也。” 章炳麟 《辨诗》:“铭者自名,器有题署,若士卒扬徽,死者题旌,下及楬木以记化居,落马以示毛物,悉铭之属。”(2).在宫室楹联或其他器物上题书署名。 唐 韩愈 《和虞部卢四酬翰林钱七赤藤杖歌》:“几重包裹自题署,不以珍怪夸荒夷。”(3).谓签署,签发。《北堂书钞》卷六九“弔贺之...
田舍的意思:◎ 田舍 tiánshè(1) [land and house]∶田地和房屋(2) [farmhouse]∶农舍(3) [village]∶泛指农村(4) [a farming family;a peaseat family]∶田家田舍翁...
天赋的意思:[释义](1) (名)自然赋予;生来就具备。 (2) (名)天资。多用于书面语。 [构成]偏正式:天(赋 [同义]天资、天分[同音]天复...
天地的意思:◎ 天地 tiāndì(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天地之大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天地百法乎。——清·...
天步的意思:(1).天之行步。指时运、国运等。《诗·小雅·白华》:“天步艰难,之子不犹。” 朱熹 集传:“步,行也。天步,犹言时运也。”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阳消阴息,故天步屯蹇;否剥成象,岂足多讥?” 唐 李邕 《大唐赠歙州刺史叶公神道碑》:“天步未亨,人事将殆。” 宋 司马光 《言郭昭选札子》:“国初草创,天步尚艰。” 清 陈梦雷 《抒哀赋》:“嗟天步之踖躩兮,长蛇洊其肆虐。” 庞树柏 《朱舜水祠落成征题敬赋》诗:“迍邅天步遘阳九, 朱明 痛失皇纲纽。”(2).谓天体星象的运转。 南...
通方的意思:(1).通晓道术。《汉书·韩安国传》:“通方之士,不可以文乱。” 颜师古 注:“方,道也。”(2).指通晓为政之道。 宋 叶适 《定山瓜步石跋三堡坞状》:“伏乞朝廷速赐选择总练通方老於智谋之士,前来 建康 ,纠剔某妄作疏漏之失。”(3).共通的道理。《后汉书·王充王符等传论》:“数子之言当世失得皆究矣,然多谬通方之训,好申一隅之説。” 宋 曾巩 《代皇子免延安郡王第一表》:“庶几识古今之通方,知国家之大体。”(4).变通;灵活。《豆棚闲话·首阳山叔齐变节》:“只因 伯夷 生性孤僻,不肯通方,父亲道他不...
脱兔的意思:脱逃之兔。喻行动迅疾。《孙子·九地》:“是故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 杜牧 注:“险迅疾速,如兔之脱走,不可捍拒也。” 唐 陆龟蒙 《杂讽》诗之三:“攻如饿鴟叫,势若脱兔急。” 宋 陆游 《二爱》诗:“人生非金石,去日如脱兔。” 金 元好问 《癸巳除夕》诗:“身并枯蜩化,心争脱兔先。” 许杰 《大白纸》:“他那急于会见的心,正欲如脱兔般的趋往他的爱者。”...
王庭的意思:(1).朝廷。《易·夬》:“扬于王庭。” 孔颖达 疏:“王庭是百官所在之处。”《汉书·王莽传中》:“拜爵王庭,谢恩私门者,禄去公室,政从亡矣。” 唐 李白 《虞城县令李公去思颂碑》:“纳忠王庭,名鏤钟鼎。”(2).指我国西北少数民族君长设幕立朝的地方。《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李陵 ﹞深践戎马之地,足歷王庭。” 李善 注:“单于所居之处,号曰王庭。”《汉书·匈奴传上》:“是后 匈奴 远遁,而漠南无王庭。” 明 梁辰鱼 《念奴娇序·拟出塞》套曲:“曾有擒虏王庭;还有杀敌 居胥 ,战无不胜,竹...
王度的意思:(1).王者的德行器度。《左传·昭公十二年》:“思我王度,式如玉,式如金。” 孔颖达 疏:“思使我王之德度,用如玉然,用如金然,使之坚而且重,可宝爱也。” 南朝 宋 鲍照 《为柳令让骠骑表》:“方之微臣,被安足齿,齐此而归,惧尘王度。” 宋 苏轼 《张道安见示近诗》诗:“愿公正王度,《祈招》继愔愔。”(2).先王的法度。《文选·张衡<东京赋>》:“奢未及侈,俭而不陋。规遵王度,动中得趣。” 薛综 注:“度,先王之法度,举动合礼之意也。” 宋 司马光 《读颖公清风集》诗之一:“ 伊 皋 垂训皆王度...
维时的意思:斯时;当时。 明 叶盛 《水东日记·敕词与部奏违异》:“盖维时阁老以权臣自任,不復顾惮,惟其意之所欲为矣。”《红楼梦》第一○五回:“ 赵堂官 一迭声叫:‘拿下 贾赦 ,其餘皆看守。’维时, 贾赦 、 贾政 ……俱在,惟 宝玉 假説有病,在 贾母 那边打闹。”...
委身的意思:◎ 委身 wěishēn[vow] 将身心交付委身为贾人妇。——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她中年时委身一位农民...
卫道的意思:◎ 卫道 wèidào[defend traditional moral principles] 卫护某种正统的思想体系或学说(多含贬义);卫护儒家道统...
文论的意思:(1).文章,著作。《后汉书·儒林传下·服虔》:“有雅才,善著文论,作《春秋左氏传解》,行之至今。”《三国志·魏志·嵇康传》“时又有 譙郡 嵇康 ……” 裴松之 注引 晋 孙盛 《魏氏春秋》:“ 康 所著文论六七万言,皆为世所玩咏。”《宋书·颜延之传》:“凡有知能,预有文论。”今专指文学理论方面的论文或著作。如:《中国历代文论选》、《中国近代文论选》。(2).指 汉 应瑒 的《文质论》。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序志》:“ 应瑒 《文论》, 陆机 《文赋》。”...
文教的意思:◎ 文教 wénjiào(1) [culture and education]∶文化和教育文教工作文教事业(2) ;指礼乐法度(3) [article and education]∶文章教化文教之宏敷...
物我的意思:彼此,外物与己身。《列子·杨朱》:“君臣皆安,物我兼利,古之道也。”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张绰<杂述>》:“物我俱忘怀,可以狎鸥鸟。” 明 沉鲸 《双珠记·月下相逢》:“ 孔 门之乐,不拘物我,相与少叙,料无不可。” 郭沫若 《星空·孤竹君之二子》:“他们是没有物我的区分,没有国族的界别。”...
吾人的意思:◎ 吾人 wúrén[we] 我们吾人视觉。——蔡元培《图画》吾人理想。——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吾人彭聃之寿。——[英] 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五教的意思:(1).五常之教。指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种伦理道德的教育。《书·舜典》:“汝作司徒,敬敷五教。” 孔 传:“布五常之教。”《左传·文公十八年》:“举八元,使布五教于四方,父义、母慈、兄友、弟共、子孝。”《旧唐书·玄宗纪下》:“敦风劝俗,五教攸光。”(2).古代练兵的五项内容。《管子·兵法》:“五教,一曰教其目,以形色之旗;二曰教其身,以号令之数;三曰教其足,以进退之度;四曰教其手,以长短之利;五曰教其心,以赏罚之诚。五教各习,而士负以勇矣。”(3). 唐 人对司徒的别称。 宋 孙光宪 《北梦琐...
五鬼的意思:(1).指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五种穷鬼。 唐 韩愈 《送穷文》:“凡此五鬼,为吾五患。” 宋 范成大 《除夜感怀》诗:“岂无一经传,政坐五鬼嗤。” 金 刘涛 《小雪》诗:“马遭萁窘三山瘦,人坐诗工五鬼穷。”参见“ 五穷 ”。(2).指同时狼狈为奸的五个人。《资治通鉴·后晋齐王天福八年》:“ 宋齐丘 待 陈觉 素厚, 唐 主以 觉 为有才遂委任之。 冯延巳 、 延鲁 、 魏岑 虽 齐 邸旧僚,皆依附 觉 ,与 休寧 查文徽 更相汲引,侵蠹政事, 唐 人谓 觉 等为‘五鬼’。” 宋 邵博 《...
无取的意思:(1).不取为己有。《孟子·离娄下》:“可以取,可以无取,取伤廉。”《东观汉记·张堪传》:“时 述 珍寳珠玉,委积无数, 堪 録簿上官,秋毫无取。”(2).不足取。 晋 王谧 《重答桓太尉书》:“自谓拟心宗辙,其理难尚,非谓礼拜之事,便为无取也。” 唐 杜甫 《湘江宴饯裴二端公赴道州》诗:“盛名富事业,无取媿高贤。” 浦起龙 心解:“无取,谓一无足取。” 宋 秦观 《王俭论》:“大节丧矣,虽有一时之美,一日之长,足以夸污世而矫流俗,君子无取焉。”...
无补的意思:[释义](动)没有益处。 [构成]动宾式:无|补 [例句]这样做于事无补。(作谓语)...
西学的意思:(1). 周 代小学名。《礼记·祭义》:“祀先贤於西学。” 郑玄 注:“西学, 周 小学也。” 孔颖达 疏:“ 周 之小学在西郊。”《大戴礼记·保傅》:“帝入西学,上贤而贵德。”(2).旧时我国称从 欧 美 传来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 明 万历 以后,耶稣会教士 利玛窦 、 艾儒略 等相继东来,将西方学术、学说传入 中国 ,后统称新学,亦名“西学”。 清 末 容閎 有《西学东渐记》。 清 王韬 《瓮牖馀谈·专重天算》:“兹海内所知者,尚有 李壬叔 、 邹特夫 数人在也。是则 中国 之明西学者未尝无人...
下达的意思:◎ 下达 xiàdá[send down] 向下的发布或传达,向 [级别、地位等较低的] 人、团体或地方的发布或传达...
贤劳的意思:◎ 贤劳 xiánláo[diligent] 劳苦;劳累...
弦歌的意思:◎ 弦歌 xiángē[sing to the accompaniment of stringed instruments] 用琴瑟等伴奏歌唱...
先施的意思:(1).《礼记·中庸》:“所求乎朋友,先施之。” 孔颖达 疏:“欲求朋友以恩惠施己,则己当先施恩惠於朋友也。”后以“先施”指人先行拜访或馈赠礼物。 唐 元稹 《酬段丞》诗:“赤心芳苦鬭,红烛以先施。” 明 邵璨 《香囊记·酬恩》:“老母援溺之情,小弟提携之义,大恩未报,又辱先施。”《儿女英雄传》第三六回:“那 乌克斋 原是 安老爷 的学生,如今又作了公子的座主,早行了个先施的礼。”(2).即 西施 。《文选·宋玉<神女赋>》“ 西施 掩面,比之无色” 唐 李善 注:“ 先施 、 西施 ,一也。”...
相安的意思:谓相处平安,没有矛盾。《楚辞·离骚》:“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王逸 注:“言何所有圜凿受方枘而能合者?谁有异道而相安耶?言忠佞不相为谋也。” 宋 苏轼 《省试策问》之三:“凡省冗官八百员,吏千四百员,民以少紓,而上下相安,无刻核之怨。”《红楼梦》第一二○回:“ 寳釵 又将大义的话説了一遍,大家各自相安。” 郭沫若 《蒐苗的检阅》:“譬如 鲁迅 先生曾把这个口号(指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作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一发展’,要把它作为总口号,而把‘国防文学’作为分口号;在总与分之间求相安,这是...
孝行的意思:孝敬父母的德行。《周礼·地官·师氏》:“教三行:一曰孝行,以亲父母;二曰友行,以尊贤良;三曰顺行,以事师长。”《后汉书·独行传·刘茂》:“﹝ 茂 ﹞家贫,以筋力致养,孝行著於乡里。” 宋 苏轼 《县榜》:“牛酒以礼高年,粟帛以旌孝行。” 明 高明 《琵琶记·一门旌奖》:“议郎 蔡邕 ,篤於孝行,富贵不足以解忧,甘旨常关於想念。虽违素志,竟遂佳名,委职居丧,厥声尤著。”...
小人的意思:◎ 小人 xiǎorén(1) [a base (or mean) person;ville character]∶指人格卑下的人远小人。——诸葛亮《出师表》今者有小人。——《史记·项羽本纪》以嬴为小人。——《史记·魏公子列传》(2) [a person of low position]∶古代指地位低的人(后代也用做为自己的谦称)小人寡欲。——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3) 又小人多欲小人富。——《史记·货殖列传》市井小人。——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小人 xiǎorén(...
新变的意思:(1).新奇变化。《梁书·庾肩吾传》:“ 齐 永明 中,文士 王融 、 谢朓 、 沉约 文章始用四声,以为新变。”《隋书·音乐志下》:“ 高祖 病之,谓羣臣曰:‘闻公等皆好新变,所奏无復正声,此不祥之大也。’”(2).新近改变。 元 袁桷 《车行三十八韵》:“素衣緇渐化,玄髮白新变。”...
朽质的意思:衰朽拙劣的资质。多作谦词。《古尊宿语录》卷一:“吾之朽质,当於来月归兹地矣。”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陞迁·贺道台午节》:“某朽质难雕,葵心久向。”...
栩栩的意思:(1).欢喜自得貌。《庄子·齐物论》:“昔者 庄周 梦为胡蝴,栩栩然胡蝶也。” 成玄英 疏:“栩栩,忻畅貌也。” 宋 叶适 《翁常之挽词》:“幸能栩栩形中去,何不蘧蘧梦裡归。” 梁启超 《灭国新法论》:“一国之中,纷纷扰扰。若者为 英 日 党,若者为 俄 法 党,得附於大国,为之奴隶,则栩栩然自以为得计。”(2).生动,活泼。 清 袁枚 《随园随笔·心史载文天祥事与宋元史不符》:“今日之今,霍霍栩栩,少焉瞩之,已化为古。” 郭沫若 《落叶·第四信》:“你那复杂的青苍的面色,静脉突露的清癯的身体,栩...
盱衡的意思:◎ 盱衡 xūhéng(1) [raise one’s brows and look up]∶扬眉举目盱衡环顾(2) [make a comprehensive survey]∶观察;纵观盱衡政局...
学校的意思:◎ 学校 xuéxiào[school;educational institution] 教授某一项或一些专门技术的地方...
餍饫的意思:(1).形容食品极丰盛。 晋 葛洪 《抱朴子·论仙》:“人君烹肥宰腯,屠割羣生,八珍百和,方丈於前,煎熬勺药,旨嘉饜飫。”(2).尽量满足口腹需要;感到饱足。 金 王琢 《雨夕感寓》诗:“饜飫贪夫腹,翻腾乐岁謡。” 清 青城子 《志异续编·关帝庙》:“转瞬吞讫,似甚饜飫。”(3).犹博览。《梁书·昭明太子统传》:“沉吟典礼,优游方册;饜飫膏腴,含咀肴核。” 明 宋濂 《<丹崖集>序》:“沉涵於经而为之本原,饜飫於史而助其波澜,出入诸子百家以博其支流。” 清 魏源 《<董子春秋发微>序》:“弘通精...
衍数的意思:(1).《易·繫辞上》:“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因以“衍数”指五十。 南朝 宋 颜延之 《大筮箴》:“时至运来,当在三五;功毕官成,几乎衍数。”(2).推算数字。 明 王廷相 《汉儒河图洛书辩》:“《易》曰:‘ 河 出图, 洛 出书,圣人则之。’ 仲尼 繫《易》之辞也,安得旁及《洪范》?且夫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衍数之常也,岂惟圣人能之?”...
言晤的意思:晤面交谈。《宋书·张敷传》:“时 义恭 就 太祖 求一学义沙门,比沙门求见发遣,会 敷 赴假还 江陵 ……上谓曰:‘抚军须一意怀道人,卿可以后艑载之,道中可得言晤。’”...
仰止的意思:仰慕;向往。止,语助词。语出《诗·小雅·车舝》:“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宋 姜夔 《饶歌吹曲·沅之上》:“真人方兴,百神仰止。” 清 魏源 《贵溪象山龙虎山诸诗》之一:“山形果象蹲,遗躅空仰止。” 孙中山 《革命原起》:“二人死节之烈,浩气英风,实足为后死者之模范。每一念及,仰止无穷。”...
要当的意思:自当;应当。《后汉书·冯鲂传》:“我与 季 虽无素故,士穷相归,要当以死任之,卿为何言?” 唐 牟融 《寄周诏州》诗:“功业要当垂永久,名利那得在须臾。”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小梅》:“要当牢记吾言,后会亦不远也。”...
夜勤的意思:◎ 夜勤 yèqín[night duty] 夜间加班;夜班...
意必的意思:犹意断;固执。 明 归有光 《与吴刑部梁书》:“朝廷大公,本无意必,而独于僕一人未见旷然者,知 子兰 之譖深也。” 清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三礼通释》:“ 林氏 证引甚繁,尤多意必之辞。” 鲁迅 《且介亭杂文·河南卢氏曹先生教泽碑文》:“爰使旧乡丕变,日见昭明,君子自强,永无意必。”...
逸豫的意思:◎ 逸豫 yìyù[living an easy and confortable life of pleasure] 闲适安乐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忘身,自然之理也。——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役物的意思:谓役使外物为我所用。《荀子·修身》:“君子役物,小人役於物。”《汉书·刑法志》:“夫人……爪牙不足以供耆欲,趋走不足以避利害,无羽毛以御寒暑,必将役物以为养,任智而不恃力,此其所以为贵也。” 唐 李翱 《去佛斋论》:“故其徒也,不蚕而衣裳具,弗耨而饮食充,安居不作,役物以养己者,至於几千百万人。” 严复 《原强》:“此其人非必勤劳贤智胜於人人也,仰机射利役物自封而已。”...
异端的意思:◎ 异端 yìduān(1) [strange omen]∶异常的吉兆。现多指自认为正统者对异己的思想、理论的称呼攻乎异端,斯害也已。——《论语·为政》。朱熹集注:“非圣人之道,而别为一端。” 焦循补疏:“各为一端,彼此互异。”(2) [heterodoxy;heresy]∶古代儒家称其他学说、学派为异端...
伊谁的意思:谁,何人。《诗·小雅·何人斯》:“伊谁云从?维暴之云。” 元 无名氏 《谢金吾》第三折:“你道是 杨和尚 破天阵吃了些亏,却不道救 铜臺 是靠着伊谁。” 清 黄景仁 《中秋夜雨》诗:“伊谁 天柱 追嬉遨,有客 钟陵 去飘忽。”...
以资的意思:◎ 以资 yǐzī(1) [as a means of]∶作为…的工具,作为…的方法以资鼓励(2) [make up]∶补充(不足)以资弥补...
义侣的意思:信守节义的伙伴。《南齐书·陈显达传》:“ 荆 郢 行事 萧 张 二贤,莫不案剑飡风,横戈待节;关畿蕃守之儔,孰非义侣!”...
一昨的意思:前些日子。《淳化阁帖·晋王羲之帖》:“多日不知君闻,得一昨书,知君安善为慰。”《北史·循吏传·孟业》:“卿识 河间王 郎中 孟业不 ?一昨见其国司文案,似是好人。” 唐 颜真卿 《与蔡明远帖》:“一昨缘受替归北,中止 金陵 ,闔门百口,几至餬口。” 金 元好问 《出京》诗:“一昨随牒来,六月阻归省。”...
一若的意思:仿佛;很象。 清 包世臣 《与杨季子论文书》:“然门面言道之语,涤除未尽,以致近世治古文者,一若非言道则无以自尊其文。” 苏曼殊 《断鸿零雁记》第十二章:“遂不觉中怀惘惘,一若重愁在抱。”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他生得文弱清秀,一若他的父亲。”...
一气的意思:◎ 一气 yīqì(1) [at one go;without a break]∶一举,一次,不间断地一气呵成(2) [collude;work hand in glove]∶同一帮派,声气相通;同伙他们通同一气(3) [a spell;a fit]∶一阵(多含贬义)瞎闹一气...
一何的意思:◎ 一何 yīhé[how] 何其,多么使君一何愚。——《乐府诗集·陌上桑》一何怒。——唐·杜甫《石壕吏》妇啼一何苦。...
一察的意思:谓察其一端。《庄子·天下》:“天下大乱,贤圣不明,道德不一。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 清 王念孙 《读书杂志馀编·庄子》:“一察谓察其一端,而不知其全体。”...
饮食的意思:◎ 饮食 yǐnshí(1) [diet]∶饭菜含热量低的饮食(2) [food and drink]∶吃喝...
吟声的意思:吟诗之声。 唐 白居易 《宣州崔大夫忽以近诗见示因成长句寄题郡斋》诗:“ 谢玄暉 殁吟声寝,郡阁寥寥笔砚閒。” 唐 温庭筠 《感旧陈情五十韵献淮南李仆射》:“书迹临 汤 鼎,吟声接 舜 絃。” 宋 戴复古 《豫章东湖避暑》诗:“行坐自徜徉,吟声绕屋梁。”...
鹦鹉的意思:◎ 鹦鹉 yīngwǔ(1) [parrot](2) 广泛分布于热带地区的许多属于鹦形目(Psittaciformes)的对趾足鸟,头圆,具有特别粗壮、弯曲而且有蜡膜的尖钩喙,上嘴大,常有羽冠,羽毛鲜艳多彩,能模仿人说话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礼记》(3) 酒器名空持暖玉擎鹦鹉。——明· 何景明《明月篇》...
庸主的意思:(1).平庸的君主。《韩非子·守道》:“立法非所以备 曾 、 史 也,所以使庸主能止 盗跖 也。” 汉 贾谊 《过秦论下》:“藉使 子婴 有庸主之材,仅得中佐, 山 东虽乱, 三秦 之地可全而有,宗庙之祀未当絶也。” 清 侯方域 《宦官论》:“弊酿於庸主易返,而偏中於英主者难回也。”(2).指昏庸的君主。《汉鼓吹铙歌十八曲·芳树曲》“妒人之子愁杀人,君有它心,乐不可禁” 清 陈祚明 注:“夫被妒者深愁,而庸主与奸邪,且相得极欢,悲夫!”...
庸众的意思:常人;一般的人。《荀子·修身》:“容貌、态度、进退、趋行,由礼则雅,不由礼则夷固僻违,庸众而野。” 杨倞 注:“庸,凡庸;众,众人。” 明 张居正 《答殷石汀言宜终功名答知遇》书:“而独以浮忌之口,即欲引去,是忍於背君相之知,而重於犯庸众之口也。” 鲁迅 《热风·随感录三十八》:“‘个人的自大’,就是独异,是对庸众宣战。”...
有知的意思:有知觉;有知识。《礼记·三年问》:“凡生天地之间者,有血气之属,必有知。” 南朝 梁 范缜 《神灭论》:“人之质所以异木质者,以其有知耳。” 唐 韩愈 《复志赋》:“昔余之既有知兮,诚坎軻而艰难。”...
有余的意思:◎ 有余 yǒuyú(1) [have enough and to spare;have a surplus]∶有剩余绰绰有余(2) [more than;odd]∶有零五十有余...
有序的意思:◎ 有序 yǒuxù(1) [ordered](2) 具有按规律接连起来的元素;特指具有每对不同元素以不对称的传递关系相连系着的性质(3) 有指定的首元素(4) 溶剂和溶质的原子有规则地排列为特征...
有如的意思:(1).犹如,好像。《诗·大雅·召旻》:“昔先王受命,有如 召公 ,日辟国百里,今也日蹙国百里。” 唐 韩愈 《寄三学士》诗:“归舍不能食,有如鱼中鉤。”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崔秀才》:“吾闻人心不同,有如其面。”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她来自田间,心直口快,待 曾 家的子女,有如自己的骨肉。”(2).如果,假如。《史记·商君列传》:“ 公叔 病有如不可讳,将柰社稷何?”《资治通鉴·后晋齐王开运二年》:“今 唐 兵不出数千,将军拥众万餘,不乘其未定而击之,有如 唐 兵惧而自退,将军何面目以见陛...
郁郁的意思:◎ 郁郁 yùyù(1) [literary talent]∶文采兴盛文笔郁郁(2) [heavy perfume]∶香气浓盛郁郁登郡门。——《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岸芷汀兰,郁郁青青。——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致郁郁死。——清· 周容《芋老人传》◎ 郁郁 yùyù(1) [luxuriant;lush]∶生长茂盛郁郁葱葱(2) [gloomy;depressed]∶形容忧伤苦闷郁郁不乐...
鱼蟹的意思:鱼和蟹。泛指鱼类水产。《北史·魏咸阳王坦传》:“﹝ 坦 ﹞性好畋渔,无日不出。秋冬猎雉兔,春夏捕鱼蟹,鹰犬常数百头。” 唐 韩愈 《南海神庙碑》:“人厌鱼蟹,五穀胥熟。” 唐 陆游 《戒杀》诗:“既畜鸡鶩羣,復利鱼蟹贱。”...
余事的意思:(1).无须投入主要精力的事;正业或本职工作之外的事。《庄子·让王》:“帝王之功,圣人之餘事也,非所以完身养生也。” 宋 刘克庄 《满江红·送宋惠父入江西幕》词:“满腹诗书,餘事到 穰苴 兵法。” 郑观应 《盛世危言·铁路下》:“可知铁路之製,于商贾交易、货物往来犹其餘事,而独至军旅之际,关係尤非浅鲜。”(2).多馀的事,不重要的事。 汉 牟融 《理惑论》:“夫履道者,当虚无澹泊,归志质朴,何为乃道生死以乱志,説鬼神之餘事?” 宋 苏轼 《与吴秀才书》之二:“以长生不死为餘事,而以练气服药为土苴也。...
余慕的意思:无限的仰慕之情。 南朝 梁简文帝 《与僧正教》:“盖所以仰传应身,远注灵觉,羡龙瓶之始晨,追鵠林之餘慕。”...
于以的意思:(1).犹言于何。在何处。《诗·召南·采蘩》:“于以采蘩?于沼于沚。”(2).犹言于何。用什么。《诗·邶风·击鼓》:“于以盛之?维筐及筥。于以湘之?维錡及釜。” 南朝 宋 颜延之 《阳给事诔》:“皇上嘉悼,思存宠异。于以赠之?言登给事。”(3).犹言至于。《文选·郭璞<江赋>》:“阳鸟爰翔,于以玄月。” 李善 注引 郭璞 曰:“《国语》云‘至于玄月’也。”(4).犹是以。 宋 王禹偁 《大阅赋》:“御幄立而天开,教场平而霜劲。雷动风行,千骑万乘,于以威八荒,于以安百姓。” 宋 王禹偁 《日月光天德...
于此的意思:(1).在此。 汉 司马相如 《上林赋》:“顺天道以杀伐,时休息於此。” 南朝 宋 颜延之 《陶徵士诔》:“依世尚同,诡时则异。有一於此,两非默置。”(2).如此。 汉 阮瑀 《为曹公作书与孙权》:“思计此变,无伤於孤。何必自遂於此,不復还之。”(3).至此;至今。 宋 苏轼 《潮州修韩文公庙碑》:“独 韩文公 起布衣,谈笑而麾之。天下靡然从公,復归于正,盖三百年於此矣。”...
怨府的意思:◎ 怨府 yuànfǔ[object of general indignation] 大家怨恨所集中的对象毋为怨府,毋为祸梯。——《史记·赵世家》...
远虑的意思:◎ 远虑 yuǎnlǜ[foresight;long view] 作较长远的考虑...
远流的意思:(1).远方的河流。 晋 陶潜 《游斜川》诗:“气和天惟澄,班坐依远流。”(2).流放远方。《魏书·源怀传》:“自今已后,犯罪不问轻重,而藏窜者悉远流。”《水浒传》第三九回:“我虽是犯罪远流到此,却也看了些真山真水。”...
元气的意思:◎ 元气 yuánqì(1) [chaos]∶指天地未分前的混沌之气(2) [spirit]∶精神;精气(3) [vitality;vigor]∶指国家或社会团体得以生存发展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元气大伤...
钺斧的意思:圆刃大斧。 唐 贾岛 《赠李文通》诗:“天子手擎新鉞斧,諫官请赠 李文通 。”《官场现形记》第六回:“后面方是钦差閲兵大臣的执事,什么衝锋旗,帅字旗……金瓜鉞斧。”...
增生的意思:(1).科举制度中生员名目之一。 明 代生员都有月廪,并有一定名额,称廪膳生员。后又于正额之外,增加名额,称为增广生员。简称“增生”,无月米,地位次于廪生。见《明史·选举志一》。 清 沿袭 明 制。 清 刘大櫆 《赠大夫闵府君墓志铭》:“次 振武 ,邑增生。”(2).生物体某一部分组织的细胞数目增加,体积扩大。例如皮肤经常受摩擦,上皮和结缔组织变厚。如:腰椎增生。...
瞻谒的意思:犹朝见;谒见。《宋史·乐志十》:“瞻謁尽恭,飞英率土。” 清 薛福成 《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七年辛卯正月二十七日》:“﹝ 英 使﹞自云:‘进见朝服在后,尚未赶到,便服不能瞻謁。’”...
章句的意思:◎ 章句 zhāngjù(1) [chapters, sections, sentences and phrases]∶古籍的分章分段和语句停顿(2) [syntactic and semantic analysis of ancient writings]∶分析古文的章节和句读复习五经,皆训诂大义,不为章句。——《后汉书》...
张弛的意思:◎ 张弛 zhāngchí[tension alternating with relaxation] 一紧一松学习要张弛结合...
争长的意思:(1).争行礼先后。《左传·隐公十一年》:“ 滕侯 、 薛侯 来朝,争长。”(2).犹争霸。 唐 魏徵 《赋西汉》诗:“受降临 軹道 ,争长趣 鸿门 。” 清 钱谦益 《贺中泠<净香稿>序》:“余閒居无事,尚欲以桑榆之末光,与 中泠 争长于 黄池 。”(3).争相增长。 王统照 《华亭鹤·母爱》:“微汗,烦躁,在她身上与搏跃的心头阵阵争长。”...
正始的意思:(1).正其始。《文选·卜商<毛诗序>》:“《周南》、《召南》,正始之道,王化之基。” 刘良 注:“正始之道,谓正王道之始也。”《国语·周语下》“故名曰黄鐘” 三国 吴 韦昭 注:“黄鐘初九,六律之首,故六律正色为黄鐘之名,重元正始之义也。” 清 方苞 《读<行露>》:“此害义伤教不近於人情,而可列正始之风,以为教於闺门、乡党、邦国与?”(2).合乎礼仪、法则之始。《穀梁传·定公元年》:“ 昭公 之终,非正终也; 定 之始,非正始也。”《元典章·诏令一·世祖皇帝》:“法《春秋》之正始,体大《易》之乾...
治务的意思:政务。 晋 葛洪 《抱朴子·清鉴》:“ 孔融 、 边让 ,文学邈俗,而并不达治务,所在败绩。”《宋书·徐湛之传》:“令僕治务所寄,不共求体当,而互相推委,纠之是也。”《资治通鉴·梁武帝天监四年》:“ 萧渊藻 裙屐少年,未洽治务,宿昔名将,多见囚戮,今之所任,皆左右少年,三可图也。”...
执简的意思:手持简册。《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南史氏 闻太史尽死,执简以往。”后以指任史官、御史之职。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史传》:“爰及太史 谈 ,世惟执简; 子长 继志,甄序帝勣。” 唐 岑参 《送赵侍御归上都》诗:“执简皆推直,勤王岂告劳;帝城谁不恋,回望动离骚!”《明史·李世祺传》:“簪笔执简之臣,接跡囹圄;考槃薖轴之士,抗声鸿举。”...
卮言的意思:亦作“ 巵言 ”。自然随意之言。一说为支离破碎之言。语出《庄子·寓言》:“巵言日出,和以天倪。” 成玄英 疏:“巵,酒器也。日出,犹日新也。天倪,自然之分也。和,合也……无心之言,即巵言也。是以不言,言而无係倾仰,乃合於自然之分也。又解:巵,支也。支离其言,言无的当,故谓之巵言耳。”后人亦常用为对自己著作的谦词,如《艺苑卮言》、《经学卮言》。 清 秦笃辉 《平书·文艺下》:“理以无枝叶为上,文以有波澜为上。枝叶,非波澜也,理外之卮言耳。” 清 魏源 《再书<宋名臣言行录>后》:“虽 韩魏公 、 欧阳文...
重科的意思:犹重罪。《宋书·王弘传》:“实以小吏无知,临财易昧,或由疏慢,事蹈重科。”...
种种的意思:◎ 种种 zhǒngzhǒng(1) [a variety of]∶各种各样种种在其中。——《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种种贻害。——《广东军务记》设置种种障碍(2) [short-hair]∶头发短的样子白发种种来无情...
忠信的意思:忠诚信实。《易·乾》:“君子进德脩业,忠信所以进德也。”《史记·秦始皇本纪》:“此四君者,皆明知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重士,约从离衡。” 宋 欧阳修 《朋党论》:“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 曹禺 《王昭君》第二幕:“他是以宽厚出名的,讲究忠信。”...
忠孝的意思:忠于君国,孝于父母。《孝经·开宗明义》“终於立身” 汉 郑玄 注:“忠孝道著,乃能扬名荣亲,故曰终於立身也。”《东观汉记·北海敬王刘睦传》:“大王忠孝慈仁,敬贤乐士。” 唐 韩愈 《潮州请置乡校牒》:“人吏目不识乡饮酒之礼,或未尝闻《鹿鸣》之歌,忠孝之行不劝,亦县之耻也。” 清 陈梦雷 《丁巳秋道山募建普度疏》:“王风既降,圣教莫修,忠孝情衰,廉耻道丧。”...
咒诅的意思:◎ 咒诅 zhòuzǔ[curse;swear;abuse;revile] 咒骂...
州学的意思:州中设立的学校。 唐 韩愈 《潮州请置乡校牒》:“请摄 海阳 县尉为衙推官,专勾当州学,以督生徒,兴愷悌之风。” 宋 曾巩 《上欧阳舍人书》:“今者欲奉亲数千里而归先生,会须就州学,欲入太学,则日已迫,遂弃而不顾。”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 张生 未及游州学,策马携僕,寻得箇店儿下。”...
诸生的意思:◎ 诸生 zhūshēng[a student called a scholar who went to school in the Ming Dy- nasty] 明代称考取秀才入学的生员为诸生 诸生学于太学。——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诸生许用德。——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伫看的意思:行将看到。《水浒传》第八二回:“一封恩詔出 明光 ,佇看 梁山 尽束装。” 梁启超 《中华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总论》:“天如假我数十年乎!我同胞其有联袂而起者乎!佇看近世史中,我 中华 学术思想之位置何如矣。”...
椎轮的意思:(1).原始的无辐车轮。亦以指栈车。 南朝 梁 萧统 《<文选>序》:“若夫椎轮为大輅之始,大輅寧有椎轮之质?” 吕向 注:“椎轮,古栈车。”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夫 汉 儒以训詁专门, 宋 儒以义理相尚。似 汉 学粗而 宋 学精,然不明训詁,义理何自而知。概用詆排,视犹土苴,未免既成大輅,追斥椎轮;得济迷川,遽焚宝筏。” 严复 《救亡决论》:“第即使其説诚然,而举划木以傲龙驤,指椎轮以訾大輅,亦何足以助人张目,所谓詬弥甚耳。”(2).比喻事物草创。 唐 白居易 《白苹洲五...
邹鲁的意思:(1). 邹国 、 鲁国 的并称。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里为冠盖,门成 邹 鲁 。” 唐 杨炯 《益州新都县学碑》:“国成 陶 唐 ,家成 邹 鲁 。”(2). 邹 , 孟子 故乡; 鲁 , 孔子 故乡。后因以“邹鲁”指文化昌盛之地,礼义之邦。 清 钱谦益 《河南河南府永宁县知县孙志元授文林郎制》:“具官某服 邹 鲁 之遗教,作 江 汉 之名儒。”(3).借指 孔 孟 。...
尊公的意思:(1).对人父亲的敬称。《三国志·魏志·袁尚传》“十月至 黎阳 ” 裴松之 注引《魏氏春秋》:“ 刘表 遗 谭 ( 袁谭 )书:‘天篤降害,祸难殷流,尊公殂殞,四海悼心。’”《晋书·简文帝纪》:“及 超 ( 郗超 )请急省其父,帝谓之曰:‘致意尊公,家国之事,遂至於此!’” 清 顾炎武 《与周籀书书》:“昔年过访尊公於江村寓舍中。”(2).敬称尊长。《西游记》第六十回:“座上众精闻言,都拱身对老龙作礼道:‘ 蟹介士 初入瑶宫,不知王礼,望尊公饶他去罢。’”...
作俑的意思:◎ 作俑 zuòyǒng[originate an immoral practice;set a precedent] 古代制造陪葬用的偶像。后指创始,首开先例。多用于贬义...
作手的意思:◎ 作手 zuòshǒu(1) [writer]∶作家(2) [expert]∶能手;行家...
百世师的意思:指一位杰出的人物或者伟大的先辈,可以成为后人学习的榜样。...
乐陶陶的意思:◎ 乐陶陶 lètáotáo[cheerful;happy;joyful; carefree; gey] 形容快乐陶醉的样子南征北战历万苦,心里犹觉乐陶陶...
弄潮儿的意思:(1).指朝夕与潮水周旋的水手或在潮中戏水的少年人。 唐 李益 《江南曲》:“嫁得 瞿塘 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宋 潘阆 《酒泉子》词:“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 鲁迅 《三闲集·柔石作<二月>小引》:“浊浪在拍岸,站在山冈上者和飞沫不相干,弄潮儿则于涛头且不在意。”(2).喻有勇敢进取精神的人。《朝霞》1981年第1期:“以我看来, 君匋 的一生,也确实至少不枉为艺术领域的一个相当够格的弄潮儿。”参见“ 弄潮 ”。...
三字狱的意思:宋 秦桧 诬陷 岳飞 , 飞 下狱, 韩世忠 不平,诣 桧 诘其实。 桧 曰:“ 飞 子 云 与 张宪 书,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 世忠 曰:“‘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见《宋史·岳飞传》。莫须有,犹言恐怕有,也许有。世因称 岳飞 冤狱为“三字狱”。 明 唐顺之 《岳将军墓》诗:“谁将三字狱,堕此万里城。”后亦以“三字狱”为冤狱的代称。 清 佟世临 《戊寅秋拜先王父墓下》诗:“钩党竟成三字狱,招魂欲叩九重天。” 赵朴初 《洪湖曲吊贺龙同志》诗:“一世精忠三字狱,松崩幽谷无人知。”...
田舍汉的意思:犹言乡巴佬。 唐 刘餗 《隋唐嘉话》卷上:“ 太宗 曾罢朝,怒曰:‘会杀此田舍汉!’” 宋 王谠 《唐语林·雅量》:“ 李昭德 为内史, 娄师德 为纳言,相随入朝。 娄 体肥行缓, 李 屡顾待,不即至,乃发怒曰:‘尀耐杀人田舍汉。’”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三:“ 戴 牛虽妙,乃未为人主赏识,若非吾辈田舍汉,殆无人领略此黑牡丹也。”...
正始音的意思:见“ 正始之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