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修齐治平在词典中的解释
xiūzhìpíng

修齐治平

拼音xiū qí zhì píng

含义泛指伦理哲学和政治理论。

出处《礼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典故出处

  • 《礼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近义词

  • 治国齐家

英文翻译

  • cultivate oneself, put family in order, govern the state, and pacify the world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泛指伦理哲学和政治理论。
    成语举例:廖仲恺《孙文主义丛刊序》:“先生倡行易知难之说及三民主义、五权宪法、建国大纲,于修齐治平之道。”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泛指伦理哲学和政治理论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修齐治平的“修齐”意为修整自身,使自己的品德、行为等方面变得规范端正;“治平”指的是治理社会,使社会达到稳定和谐的状态。这个成语强调了个体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认为只有个体自身的修齐,才能实现社会的治平。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用于教育、社会和政治等领域,用来强调个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性。也可以用于描述某个团体或组织内部的纪律严明和秩序井然。

故事起源

  • 修齐治平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左传·宣公二年》。相传,春秋时期,齐国有一位名叫管仲的贤臣,他在任职齐国宰相期间,通过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使齐国社会风气更加正派,国家治理更加有序。他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将修齐治平作为国家的治理目标。后来,这个理念成为了中国古代社会的重要价值观。

成语结构

  • 修齐治平是一个四个字的成语,其中“修”、“齐”、“治”、“平”分别表示修整、整齐、治理、平稳的意思。

例句

  • 1. 他身体力行,以身作则,努力修齐治平。2.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努力,才能实现修齐治平的目标。

记忆技巧

  • 可以将修齐治平分解为两个部分进行记忆,修齐代表个人修身,治平代表社会治理。可以通过想象一个人努力修整自己,然后在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中生活来记忆这个成语。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古代的治国理政思想,了解其他与修齐治平相关的成语和典故,如“修身养性”、“齐家治国”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应该从小做起,努力修齐治平,做一个好孩子。2. 初中生:学校要求我们遵守纪律,修齐治平是我们的基本要求。3. 高中生:作为一名学生干部,我要带头修齐治平,为同学们树立榜样。4. 大学生:大学生应该注重个人修养,同时也要关注社会问题,共同努力实现修齐治平的目标。

拆字解意

修齐治平成语造句

  • 修齐治平造句(精选13条)

    1、的定性,这意思大概是说子贡是个单方面的实干家,不会成为一个修齐治平的君子。2、两千多年来,“移孝为忠”“求忠臣于孝子之门”,将家庭伦理扩充为修齐治平,是为中国优秀传统和社会共识,今日应得到继承和发扬。3、歌颂那些开创煌煌盛世的千古之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