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贤任能
拼音xuǎn xián rèn néng
含义选拔任用贤能的人。亦作“选贤与能”、“选贤举能”。
出处《旧唐书·食货志上》:“设官分职,选贤任能,得其人则有益于国家,非其才则贻患于黎庶,此以不可不知也。”
典故出处
《旧唐书·食货志上》:“设官分职,选贤任能,得其人则有益于国家,非其才则贻患于黎庶,此以不可不知也。”
近义词
选贤举能
英文翻译
appoint good and able men to office <select the wise and capable persons as officials>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选拔任用贤能的人。亦作“选贤与能”、“选贤举能”。
成语举例:以道言之,选贤任能以匡社稷者,天下之公也。★清王夫之《读通鉴论·汉成帝》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爱惜人才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选贤任能是指在担任重要职务或担负重要任务时,应该选择具备才能和能力的人来担任。这是一种重视人才的管理原则。
使用场景
- 选贤任能常常用于形容一个组织或机构在选拔人才时注重能力和实际表现,而非只看重背景或关系。
故事起源
- 选贤任能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相传,春秋时期的齐国国君齐桓公曾经任命了一个名叫管仲的大臣,他不仅政绩卓著,而且能够发现和培养人才。齐桓公在治理国家时,非常重视人才的选拔和任用,他认为只有选用有才能的人,国家才能兴盛。因此,选贤任能这个成语就是从这个故事中衍生而来的。
成语结构
- 选贤任能由四个汉字组成,分别是“选”、“贤”、“任”、“能”。
例句
- 1. 这家公司一直秉持着选贤任能的原则,所以员工素质都很高。2. 领导层在选拔人才时,应该遵循选贤任能的标准,而不是只看重背景和关系。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选贤任能”这个成语拆分为两个部分进行记忆。首先,记住“选贤”,表示选择有才能的人。然后,记住“任能”,表示给予这些人相应的职位和责任。通过理解和记忆这两个部分,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人才选拔相关的成语,例如“知人善任”、“人尽其才”等,以更全面地了解人才管理和选拔的原则和方法。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在班级中选贤任能的班干部,他们能够负责好各项工作。2. 初中生:学校选拔学生会主席时,应该遵循选贤任能的原则,让最适合的同学担任。3. 高中生:在大学申请时,学校会根据学生的综合素质来评估,这也是一种选贤任能的体现。